首頁>檢索頁>當前

非遺隱含講好中國故事的密碼

發布時間:2025-06-12 作者:胡畔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在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實踐中,因其特殊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內涵而具有獨特的魅力。而在國際中文教育這一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傳播中國非遺文化能夠增強來華留學生對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積極性,是讓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提高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知能力的有效途徑。以非遺教學促進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積極鼓勵他們為非遺保護傳承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獻智獻力,對于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非遺融入國際中文教育,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迫切的現實需求。我國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后,制定和頒布了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使我國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識教育讀本”。近年來,在持續廣泛推進“非遺進校園”的同時,非遺也逐漸融入國際中文教育。

  非遺融入高校國際中文教育,為來華留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研習環境,為使他們認知和傳播非遺準備了條件。根據我國各高校網站公開信息,很多設立國際中文教育的學校都在非遺教學和傳播方面進行了探索,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幫助來華留學生了解非遺,取得了豐富的教學成果。有的來華留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或各種實踐體驗活動,對非遺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通過參觀非遺博物館,參與非遺藝術節活動,拍攝制作視頻在網上傳播且收獲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有的以非遺為畢業論文選題,或參與相關大賽等,實現了更高層次的跨文化交流。這對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有著深遠的意義和長效作用。

  在非遺資源整合方面,國內高校在研究非遺政策、非遺保護和跨文化交流、對外傳播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出版了不少學術專著和論文。在非遺教材建設方面,國內專家學者編寫了適合非遺學科建設和中文、歷史、藝術類專業教學的綜合性或專項性教材,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等。但這些教材比較適合中國學生學習,他們具有熟練的母語和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基礎,學起來并不困難。適合國際中文教育非遺課程的普及性教材較匱乏,教師一般借用專業性教材教學,導致來華留學生學習存在一定困難。如果非遺教學多依賴觀摩體驗活動,可能會影響來華留學生對非遺的深入理解。

  從現狀來看,高校利用區域非遺資源為來華留學生提供認知非遺和參與實踐的條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師資配比、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局限。在師資方面,除新設立非遺學科的院系外,國際中文教育缺乏專門的非遺教學師資。一些院系的非遺選修課或含非遺內容的文化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他們大多未經過非遺專業的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在教材方面,由于在國際中文教育中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具體要求,非遺課程在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尚處于探索階段。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學形式還比較單一,盡管有一些課堂介紹和課外觀摩體驗,但往往缺乏明確的教學任務規劃和考評要求,來華留學生對具體非遺項目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價值缺乏深入認知。

  要讓非遺有效融入國際中文教育,需要在教學目標、師資培養、教材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性規劃。

  制定明確的非遺教學目標和規劃。依據相關對策措施,國際中文教育的非遺課程應根據自身特點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制定系統性規劃,提出實施原則和要求,為針對來華留學生的非遺教學提供依據,提高教學效果。

  培養適合國際中文教育非遺課程的專業教師。有計劃地培養和配備專業教師,他們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國際視野和國際中文教育方法。兼職教師也應通過培訓具備非遺知識和傳授能力,以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編寫專門且具代表性的非遺教材。從來華留學生的接受水平和目標需求來看,編寫非遺教材應注重非遺內容的代表性。可以從世界級和國家級非遺項目中選擇能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和特色的項目,表述要通俗易懂,并以人工智能賦能教材建設,拓展延伸相關知識,讓來華留學生更直觀便捷地學習。

  拓展教學途徑,優化教學方法。要突破課堂教學局限,優化課堂和課外體驗的內容與形式。改變單向式、被動式的教學方式,增強互動交流,讓來華留學生分享本土非遺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互動。高校還可以利用地域優勢,因地制宜地將當地非遺資源融入國際中文教育,增強來華留學生體驗非遺的在場感,以更好地適應區域文化環境,提高跨文化適應能力和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5年06月12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日韩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中日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国产2021久久精品|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