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各類托管機構成為家長帶娃的好幫手。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托管機構以“明托管、暗補習”的模式,違規組織開展學科培訓。
這種違規培訓模式為何有市場?“超前預習下學期內容”是托管機構主打的營銷策略。這種營銷策略在刺激和放大教育焦慮的同時,也迎合了部分家長的“搶跑”心態。
然而,暑期讓孩子“提前學”,不僅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還可能導致孩子在課堂上難以集中精力聽講,對知識失去新鮮感,最后可能得不償失、適得其反。
“托管不得開展學科培訓”是政策明文規定。面對此類“隱形培訓”“變異培訓”,各地教育、工商、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完善協同治理模式,破解發現難、查處難等執法難題;要通過提高治理效能,切實維護好校外培訓治理成效,守護健康教育生態。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3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