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那冰涼刺骨的消毒水氣味像未散盡的恐懼和憤怒刺入鼻息。當我扛起攝像機,鏡頭中的斷壁殘垣、冰冷器械開始無聲地向我講述著曾經慘絕人寰的黑暗歷史。
在拍攝前的準備階段,無法想象那些泛黃檔案里令人心悸的“活體解剖”、“凍傷實驗”……曾經那么真實地發生在我的同胞身上。每一次按下錄像鍵,都揭開一次屈辱歷史的傷疤;每一次鏡頭推近,都更清晰地看到人類被剝奪尊嚴、淪為實驗品的地獄場景。歷史的風聲嗚咽著穿過空蕩的走廊,一遍又一遍地為那些無辜的生命控訴——有血有肉的活潑潑的生命,就這樣在法西斯手中,以所謂“科學”的名義被碾碎。這趟拍攝的旅程,是我對生命尊嚴最堅定的守護承諾。
(作者系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廣播電視藝術系廣播電視編導3班學生,微視頻《向前走 出口有光》主創者)
孫雨欣 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
4班學生
微視頻的拍攝過程,是我們對“記錄者”身份的重新定義過程。我曾習慣于在鏡頭前添加柔和的濾色片,追求畫面的“美感”或特定的氛圍。但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面前,我默默取下了它。歷史不需要修飾,它只需要被真實地、莊重地呈現。
蘆暢 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廣播電視藝術系教師
拍攝過程中,學生大多是沉默的。當他們在“反人類暴行墻”前看到參觀者的留言時,在出口處捕捉到參觀者逆光走向光明的剪影時,作品開始超越技術層面的雕琢,轉而傳遞“銘記歷史、守護和平”的精神內核。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8日 第0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