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潤 記者 黃星)開學前夕,福建漳州的88歲退休教師陳宗厚準備了5個信封,每個信封里都裝有4000元助學金。在助學金發放現場,他為寒門學子送出這份堅持了20年的“開學禮”。“4000元不算多,卻能讓孩子們安心翻開新學期的課本。”陳宗厚說。20年間,他每年2萬元的資助從未間斷,100名學子由此安心踏上求學路。
1958年,陳宗厚踏上講臺,成為龍溪師范學校教師。彼時他家境并不寬裕,夫妻倆的工資要養育三個兒女,但只要聽說有學生因貧輟學,他總會立刻伸出援手。
2006年教師節,69歲已退休的陳宗厚決定,每年拿出2萬元,資助5名師范類農村貧困大學生,計劃堅持20年,資助100人。這個決定背后,是他精打細算的“助學賬”——退休金、編書稿費,甚至兒女給的春節紅包,都被他一筆筆存進“助學基金”。
在陳宗厚的書房里,有本磨得卷邊的藍皮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著受助學生的信息:2010級李同學,父親殘疾,如今在山區小學任教;2015級張同學,母親患病,現為縣城中學班主任……
“上個月還有孩子寄來感謝信,說她也開始資助學生了。”陳宗厚打開一封感謝信,信紙上青春的字跡寫著:“陳爺爺,您的光,我會繼續傳下去。”
雖已退休,但陳宗厚的公益版圖還在不斷擴展。他把“曾憲梓二等獎教金”1萬元捐出來,設立丹霞獎教金;建起丹霞特困生基金;聯合社會力量成立丹霞敬老基金……
如今,88歲的陳宗厚聽力稍減,但思路依然清晰。每天清晨,他仍會坐在書桌前整理書稿。“身體允許一天,就多做一天。”他望著窗外,眼神堅定,“我這螢燭之光雖弱,但只要能多照亮一個孩子的路,就不算白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30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