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學期的開啟,又有一批學子走進大學校園。其中很多人將在學校調整優化后的學科專業開啟嶄新的學習生活。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立德樹人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怎么進行,備受矚目。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2025—2027年)》,對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作出系統部署。上周,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了有關情況。通氣會上,兩點內容值得特別關注。
其一,是導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發展,對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導向作用愈發明顯。
通氣會上透露,近年來,教育部新設人工智能、區域國別、中共黨史黨建、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生物育種、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軌道車輛智能運維等一批新興學科專業。
此外,在急需學科專業的超常規布局上,也有真招實招。比如,面向低空經濟這一戰略領域,打破3年一輪學位授權審核的限制,支持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設置“低空技術與工程”目錄外一級學科,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設置相應的目錄外二級學科,今年布點、今年招生。
這些含金量十足的舉措,聚焦的都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發展需求,充分體現出教育戰線主動識變應變、快速布局響應的責任擔當。
其二,是人才——更精準地為產業端輸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是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重要目標。
通氣會上,有關高校介紹了人才培養的創新舉措。復旦大學搭建學科專業快速調整、預判、攻關、賦能機制,以造就多潛質高潛能的“干細胞式”創新人才為目標,構建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緊密構建以航空航天學科為核心牽引、多學科深度融合、相互賦能的學科群,以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醫工五大學科群為抓手,打造國際頂尖的航空航天學科集群和人才高地。
加快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力量,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是助力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的關鍵之舉。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不是為了“增設多少、撤銷多少”的數字,更重要的是要以此帶動內涵建設,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當前,三年行動計劃試點正在教育戰線全面鋪開,很多試點的改革舉措沒有先例可循,需要有關各方勇于創新,闖出一條新路。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的進展和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即在改革的設計和實施中,要明晰導向牽引、錨定人才培養,以雙輪驅動加快“新陳代謝”,促進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科技研發的創新與變革,實現教育、科技、人才資源的共享與高效配置,確保改革試點取得積極成效。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3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