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小學生研學熱度持續升溫。各地科學規劃研學方案,高效整合區域優質資源,構建研學課程體系,打造“行走的課堂”,一幅幅生動的實踐育人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學生們告別書本的局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他們在叢林穿越中錘煉意志,在非遺工坊里舞動皮影,透過VR眼鏡探尋科技奧秘,于紅色圣地對話歷史,在自然深處追蹤鳥類蹤跡……這些鮮活場景,正是當前研學“知行合一”育人價值的生動體現。
研學,為知識賦予鮮活生命力。當課本知識照進現實,教育的邊界便突破了教室的藩籬。學生在大自然中解鎖生物課堂外的生命密碼,在展館中觸摸歷史的溫度。他們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在觀察、記錄與實踐中主動求知。每一次主動探索,都如同星星之火,激發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
研學,為學生成長注入強勁動力。研學途中,學生需獨立解決問題,與團隊成員協同完成任務,這將鍛煉他們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在獨立思考中深化自我認知,在自主選擇間培養責任意識。這些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無疑將內化為學生未來應對復雜問題時的底氣與智慧。
研學,為青少年厚植穩固自信根基。參觀歷史文化遺跡、博物館和展覽館,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親身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從認知深化到情感共鳴,再到行動自覺,研學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文化自信厚植于青少年的內心。
研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出行,更是一場心靈的旅程,一次知識的實踐與升華。期待各地的研學活動持續深耕,讓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真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讓那些在研學路上的收獲,成為滋養學生們一生的力量。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3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