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廣東省級階段(深圳選區)在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和深圳大學同步舉行,高中組與大學組的選手們以精湛的英語表達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活動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本次廣東省級階段(深圳選區)活動由廣東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深圳市教育局指導,深圳組委會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新航道深圳學校、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共同承辦。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賈陸依、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胡亦杰分別擔任評審團組長,他們憑借在教育領域的深厚造詣和豐富經驗,引領評審工作的方向。第五屆大會全國學術組組長蘭熙親臨深圳支持選區評審工作,為活動帶來了高水準的學術指導。新航道深圳學校留學預備總監于潘婷女士率團隊提供全程學術支持,助力評審工作的順利開展。
評審專家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徐嗣群、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李卓,以及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經理鄧衛,憑借各自在學術研究、教育管理等領域的專業優勢,為活動提供權威專業指導,確保評審結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在高中組評審工作中,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林予婷、外籍專家David Gill,深圳實驗學校英語科組長許培婧、備課組長張瑩婕,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陳潔級長、馮婷立備課長,深圳外國語學校學科帶頭人單曉燕、王薇及備課組長馬佳、劉梁好,紅嶺教育集團毛竹備課長等資深教育專家組成專業評審團隊,確保評審工作的專業性與公正性,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教研中心副主任于弟擔任省級巡查督導,為活動提供全程指導。
活動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為核心,分為主題演講、即興問答和才藝展示三大環節。選手們圍繞“我熱愛的故鄉”“時代浪潮中的我與中國”等主題,用流利的英語講述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家鄉的深情、對非遺技藝的傳承,以及對歷史名人的敬仰。許多選手身著漢服、旗袍等傳統服飾登場,以“盛裝”致敬文化,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活動現場
才藝展示環節更是亮點頻出。大學組選手呈現令人驚艷的"文化轉譯"能力——二胡演奏者以《賽馬》再現草原奔騰盛景;笛子演奏者將《姑蘇行》的婉轉旋律與英語版"小橋流水人家"詩句交織,生動詮釋江南園林"移步換景"的哲學;更有戲曲表演者身著全套京劇行頭,在《梨花頌》的唱腔間隙,用英語解析京劇的寫意特色,引得評委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跨文化瞬間。
高中組則展現了年輕一代的創意表達——古箏演奏者演繹經典曲目,琴音流轉間盡顯東方韻味;Cosplay林黛玉的選手深情朗誦《葬花吟》,將古典文學與現代演繹完美融合;手碟演奏者帶來空靈悠揚的表演,展現傳統樂器的創新表達。鋼琴演奏者則用精湛技藝演繹經典曲目,為現場增添藝術魅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