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春城昆明繁花似錦,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省級階段-昆明選區選拔活動舉行。本次大會吸引了眾多優秀選手,經過激烈的角逐,700余名選手從近5000人的海選中脫穎而出,進入省級階段的比拼。選手們用流利的英語演繹中華文化的深邃內涵,展現新時代青年的國際表達力。
自2024年11月啟動報名以來,昆明選區報名人數創紀錄,參賽者均為高中生與大學生群體,其中高中生占比達30%,大學生覆蓋文史、理工、藝術等多學科背景。海選階段首次引入AI智能評審系統,通過語義分析、邏輯評估與文化信息識別完成初步篩選,確保選拔的公平性與高效性。省級選拔設置"主題演講""即興問答""才藝展示"三大環節,構建起知識儲備、思維能力和藝術表現力的立體評價模型。
晉級昆明選區省級階段的選手呈現出兩大特征:一是深耕地域文化特色,近40%的選手選擇云南本土文化題材,如茶馬古道、民族非遺、家鄉民俗等;二是創新表達形式,約25%的作品融合數字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動態數據可視化等。一名來自大理的選手,將白族扎染技藝與英語解說結合,通過精彩的演說詮釋傳統工藝的科學智慧;一位西雙版納的大學生,通過自小的邊境生活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中緬翻譯官,勵志于扎根家鄉發展,一個個優秀的表演匯聚成為省級階段的“現象級”作品。
少數民族選手占比達38%,涵蓋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等多個民族,雙語甚至三語能力成為顯著特征。這也充分展現云南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優勢,選手們用國際語言講述本民族故事,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播范式。
本次大賽的三維考核部分主要圍繞選手的語言能力、文化理解和綜合素質展開。在語言能力方面,選手們需要準確、流暢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在文化理解方面,選手們需要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將其傳播出去;在綜合素質方面,選手們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舞臺表現能力,能夠在比賽中展現出自己的風采。
除了精彩的英語演講外,文化展演部分更是精彩紛呈。選手們通過跳民族舞、茶藝、水墨畫、八段錦、中阮、葫蘆絲等多種才藝展示,生動地詮釋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舞的表演中,選手們身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將各個民族的獨特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由昆明各高校老師組成的評委團成為選拔亮點,昆工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王英教授表示:這個舞臺見證的不僅是英語能力的比拼,更是文化自信的覺醒。當我們的年輕人能夠用國際通行的語言,講清楚“兩山”理論的生態文明、少數民族歌謠中的人類共情、傳統節慶里的家庭價值觀,這就是最動人的中國故事。
評審專家則從文化層面分析選拔突破:“78%的晉級選手運用了'文化錨點'策略,即在宏大敘事中嵌入具體可感的微觀符號。”這種策略體現在一名選手的演講中體現:以家鄉的建水紫陶茶壺為線索,串聯起中國陶瓷史、茶文化演變及當代手工藝復興故事,使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為觸手可及的生活美學。
經過一天的激烈比拼,選手們不僅展現了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更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國文化,最終昆明選區將評選出20名優秀選手,他們將帶著夢想走進全國展演階段活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