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福建省來華留學生組高級階段選拔專場在廈門大學舉辦。共有來自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尼日利亞等18個國家近70名來華留學生進入本階段活動。
開幕儀式上,福建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巫文通,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師工作部部長高和榮,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形象大使、全國評審委員會專家、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受邀致辭。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黨委書記許美霞、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劉俊英、廈門大學國際處副處長劉婉玉、福建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張沛玉,新航道福州學校校長李曉杰、新航道廈門學校執行校長鄔林麗等嘉賓出席活動。儀式由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林明華主持。
活動現場
在展示環節,從書法到朗誦,從傳統舞蹈到太極單刀,來自18個國家的選手妙語不斷,精彩連連,將“十八般武藝”搬上舞臺,圍繞“更新的故事,更美的中國”這一主題,結合自身經歷與感悟,用流利的中文講述著他們眼中、心中的中國故事,闡釋他們對中國發展進程的感知理解,在語言藝術中構筑起多彩文明交匯的橋梁。
評委們認為,選手們從不同的視角和選題切入,展現出了扎實的語言功底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理解,鼓勵選手們繼續深入學習中國文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喜愛中國。
選手們別出心裁的表現不僅贏得現場掌聲連連,更收獲了評委們的高度贊譽。經過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8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21名、優秀獎25名。
活動現場
活動期間,巫文通、潘維廉、評委代表洪鑌分別接受了媒體專訪。巫文通從福建“向海而生、向海發展”的特殊文化基因出發,闡釋了本次活動在助力福建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潘維廉認為年輕一代在傳播中國故事方面有獨特優勢,希望他們通過講述通俗易懂的中國故事,幫助外國人了解真實的中國,促進文化共鳴。洪鑌表示,通過現場展示感受到選手們對中國獨特的情感,希望在未來,大家能夠繼續感受中國,成為中國故事的一部分,創造屬于自己的中國故事。多位選手也在鏡頭前分享他們如何被中文吸引以及學習中文時的奇遇,期待通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以會促學,以文會友,本次活動不僅是各位選手一展才華的“磨刀石”,也是交流切磋的“演武場”,更是一次中華文化的“展示會”。大家以語言為橋,以文化為媒,讓英語與漢語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讓中華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中不斷煥發新光彩。
活動現場
據悉,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福建選區由福建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福建國際傳播中心、新航道福州、廈門、泉州學校聯合主辦,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承辦。活動旨在引領更多青少年成為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來華留學生組共4366人報名,覆蓋了142個國家和地區,選手來自269所學校,有1219名選手成功晉級到高級階段選拔,其中,福建省共有來自12所高校263名來華留學生參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