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堅持“服務發展、引領發展”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山東泰安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開展“校鏈企”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政校社企共享共建,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校企合作企業山東岱銀紡織服裝集團實訓過程中,山東服裝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智能制造專業學生白林洋組織技術攻關團隊,初步實現了條格面料100層精準定位鋪布技術創新,成為條格面料全自動智能化多層精準鋪布新技術引領者。”山東服裝職業學院院長馬培安介紹,這一技術創新有力推動了泰安市服裝產業數智化技術發展。
以專業之力推進“校鏈企”協同創新
早在去年暑假,白林洋在山東岱銀紡織服裝集團實訓過程中,發現條格面料無法實現批量鋪布。開學后,他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在岱銀集團、學院科研處和信息工程系教師的支持下,與同專業的部分學生組建了“布局”團隊,著手解決條格面料全方位、多層次智能化鋪布裁剪的技術問題。
經過反復實驗,團隊運用AI掃描儀定位補償算法和張力敏感度算法,對布料張力和位置進行精準計算;通過點云曲面補償算法,感應接布、拉布機器人兩次運算,根據傳感器反饋的數據發出PLC程序,進行云平臺AI智能學習,一鍵完成100層內鋪布作業,誤差降至毫米級。
這是山東服裝職業學院以專業之力,推進校鏈企協同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為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圍繞泰安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設了32個專業,形成了“以服裝、藝術類專業為龍頭,以旅游、財經類專業為重點,以機電、智能類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發展格局。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校鏈企”深度融合工作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分工,保障“校鏈企”落實落細。
量身定制助“校鏈企”無縫對接
今年,學院舉辦了“校鏈企”融合供需見面會,共有85家重點企業參加,覆蓋了泰安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13條產業鏈的人才和崗位需求。學生在校園內與重點企業高管面對面交流,增加了對就業政策和就業崗位的深入了解。
泰安市“校鏈企”融合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召開
學校根據當地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合理設置專業課程、調整專業結構,為企業培養緊缺技能人才。通過開設“訂單班”“冠名班”,為企業解決人才之“渴”,讓學生畢業就能上崗、上崗就能勝任。同時,延伸人才共育“觸角”,送教入企,為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提供“引擎”。
為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層次,今年以來,學校開展了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讓校企合作培養的學生更具優勢和潛力。實施“7010工程”、開展“12310行動”,為畢業生就業搭建溫暖港灣,組織線上、線下雙選大集,不斷拓寬用人渠道。
資源共享推進“校鏈企”深度融合
校園里,泰安市大型仿真實訓基地正在加快建設,“泰山紡織服裝大講堂”開講,“招商大使”為精準招商牽線搭橋……這是學校推動“校鏈企”融合發展、共建共享的縮影。
泰安市“校鏈企”融合供需見面會現場
學校把學院的人才、科研、學科專業優勢與泰安市對資源、產業優勢全面對接,積極探索人才共育、技術共研、資源共享、招商共促、項目共建的特色發展路徑。以泰安市大型仿真實訓基地為平臺,努力建設泰安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高地、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以及培訓培養緊缺技能人才的實踐中心,為“校鏈企”深度融合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與企業共建紡織服裝產教聯合體,專家教授為產業鏈專班及商(協)會進行技術指導、出謀劃策;產業鏈和學院共建以“泰山紡織服裝大講堂”為主要形式的紡織服裝學術性交流平臺,組織學院和企業有關專家和教師到“泰山紡織服裝大講堂”授課。
多元一體賦能“校鏈企”深度發展
日前,泰安市“校鏈企”融合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召開,學校與泰安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商(協)會、產業鏈專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20余家紡織服裝企業簽署“訂單班”聯合培養、“產教研”合作交流和“送教入企”協議,授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教師聯企賦能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聘請企業技術專家為客座教授,專業教師入企掛職,形成“人才共育、技術共研、資源共享、招商共促、項目共建”的合作模式和特色發展路徑。
“登高望遠選擇泰安”書記區長高校行活動走進山東服裝職業學院
學院實施政、企、校、社“多元一體、項目主線、互利共贏”的校城融合發展模式,與泰山區、寧陽縣、東平縣等縣市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新泰市政府合作建設“全國特色毛呢小鎮”項目,與泰山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共建“科教產融合聯盟”,與市直有關部門、相關企業加大市級科研平臺“泰山漢服文化研究中心”、省級科研平臺“現代漢服智能化新技術研發中心”等項目的合作力度,與“中國校服面料研發中心”“校服智造基地”開展研發合作。
學校還與企業聯合申報“服裝自動加工設備的研發及應用”“工裝褲生產技術改進”項目,聯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采用“1+M+N模式”(1家牽頭企業+M家合作企業+N個專業)建立產業學院,將企業最前沿的技術引入教學場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實際生產進行實訓教學,搭建復合型人才培養平臺。“‘校鏈企’的核心,是校企有效鏈接、深度鏈接,目標是協同發展、創新發展,打造更加緊密、更高層次、更高境界的校企融合命運共同體。”學校黨委書記郝燕說道。(李金強 趙明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