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雙重驅動共同催生了對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核心目標,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關鍵路徑,聚焦“數字中國”“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國家戰略和天津市“1+3+4”產業體系,與行業優秀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共同加強學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深化教育科學研究與社會、行業、企業之間的緊密銜接。
落實產教融合,推動實踐教學改革
為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和落實產教深度融合,學院以教育數智化和治理現代化的融合發展為驅動,重塑課程、組織、環境的數字化轉型,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緊密銜接,基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支撐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社會賦能、教育創新等核心功能,拓展應用場景、加強資源建設,開發多元立體化教學資源。學院的《從智慧校園邁向數字學校的“津電示范”》方案成功入選2023年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應用創新案例。
2021年,學院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聯手打造智慧養老平臺開發生產實踐項目,該項目緊扣真實生產項目,通過精心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項目及模擬的商業環境中學習和實踐,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在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水平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項目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并有效推動實踐教學改革,使之成為凸顯專業核心與生產需求的典型實踐項目。憑借良好的實踐成果,該項目獲評天津市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
聚焦關鍵問題,重塑專業課程體系
黨的二十大以來,學院在軟件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上開展了深入研究與分析,聚焦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關鍵問題,以“模塊化”課程為基本形式,對專業群課程體系進行全面重構,將生產過程、技術標準以及崗位規范深度融入課程體系中,打造包括《移動應用開發》《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和《微服務程序設計》在內的一系列前沿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豐富的知識圖譜和課程大綱,還配備了教學PPT、微課視頻、動畫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以及題庫、實訓項目及指導手冊等,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支持。
基于能力本位,實現教材改革創新
依托產業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和案例,學院將崗位技能要求、職業技能競賽以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有機融入教材之中,聯合IT行業企業創新開發了《Python程序設計項目化教程》《移動應用開發》《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和《微服務程序設計》等4本教材。其中,《Python程序設計項目化教程》已正式出版,其余3本教材也已進入出版流程。
未來,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進一步緊密結合產業和行業的發展趨勢,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將現代職業教育根植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崗課賽證融通育人之中,打造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
(作者系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