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教育局緊緊圍繞“教育評價”這個關鍵問題,積極探索,力求用更加精準、更加有效、更具牽引力的評價為教育發展撐開更廣闊天空。
錨定根本,讓黨政發力成為發展教育的“關鍵一招”
平遙作為一個人口大縣、教育大縣,如何持續擦亮教育發展品牌,營造良好的教育發展生態,是縣委、縣政府充分關注的問題,也是發展縣域教育的關鍵所在。平遙縣經過綜合分析縣情鄉情、校情教情,生情社情,初步構建了涵蓋黨政,旨在進一步夯實黨委、政府履行發展教育的主體責任的評價體系。將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協調推動教育重點發展作為平遙縣委、縣政府考核鄉鎮、街道教育工作的一個顯性指標。平遙縣將優化學校布局完成情況等制約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工作,納入平遙縣黨委政府履行發展教育職責清單,并明確提出清單就是任務單、交賬單,力推各級黨委政府瞄準關鍵任務、薄弱環節,統籌推進、優化配置,協調聯動、狠抓落實。將評價體系作為牽住黨政履行教育職責的“牛鼻子”,讓其成為深化評價改革的關鍵一招。
聚焦落實,讓目標任務成為實實在在的“基礎一環”
在教育系統內部,以優化“四個層面”評價機制、落實“八個一”舉措為抓手,整體設計、系統改革,有效推動全縣教育質量與效能“雙促進”“雙提升”。
一是突出評“學校”,激發內驅力,標準辦學形成合力。以提升學校規范化、標準化辦學水平為切入點,在對學校的評價中,做到“三個強化”:強化機制保障,將課后服務、“121”比學趕超考評機制等納入重要考評指標,修改及新增內容80余處,構建起覆蓋全面、完備一體的“千分制”考評機制;強化多元評價,統籌增值評價、分類評價、過程評價于一體,既橫向看發展,又縱向看排位,形成了學期始末專項評、股室過程評、督學隨機評等多形式、多主題的評價方案,使評價更趨真實性、科學性、精準性。強化結果呈現,每學期形成考評督導通報,針對問題,逐校下發整改通知,進行跟蹤整改,并適時召開表彰大會進行激勵引導。
二是突出評“校長”,增強領導力,行家治校形成常態。以提升校長精細管理力、課程領導力、擔當作為力為著力點,在對校長的評價中,做到“三個側重”:側重教學參與度,剛性要求校長必須全員代課,人人參與教研活動、課題研究,每學年聽評課50到100節,每學期做1次學術性講座;側重改革創新度,在全縣中小學校全覆蓋實施校長創優(突破)項目,切實增強校長攻堅破題的緊迫感和主動性;側重實績貢獻度,校長年終述職制、履職測評制、每月例會制形成常態,出臺了校長后備人才選聘方案,將理論功底扎實、教學業績突出的干部作為選拔重點,樹立了鮮明的實干實績導向。每月召開一次校長例會,定主題、定形式,隨機抽取校長進行工作匯報,將24個校長創優(突破)項目確定為縣級重點跟蹤項目,通過系列亮曬展評,有效激發了校長人人“在狀態、勇爭先”的干事動力。
三是突出評“教師”,引深專業力,學術創新形成共識。以增強素養、提升技能、教學創新為發力點,在對教師的評價中,做到“三個聚焦”:聚焦教學實績,將教學實績作為教師年終考核、崗位晉級、績效考評的重要依據,引導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主業上;聚焦技能提升,落實教師全員培訓,持續實施“一三五”教師培養工程,開展縣域項目學習交流展示及考核評比,常態化推進精品課、精品作業、精品試卷“三精”評選活動,有效驅動教師苦練內功、固本強基;聚焦教研創新,組建涵蓋4個學段、9大學科的19個學科名師工作室,構建青年教師、核心成員、學科領銜人三級遞進、螺旋提升的名師培養機制,切實激發教師深研教學、創新教學的動力。
四是突出評“學生”,提升育人力,五育融合形成特色。以立德樹人為根基,在對學生的評價中,做到“三個圍繞”:圍繞健康成長,推動全縣各學校均建立學生健康成長檔案袋,重點關注學生視力情況、體質健康狀況,健全完善校本綜合素質評價細則、審核程序、公示制度等,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圍繞減輕負擔,出臺《課后服務工作督導評估細則》《課后服務質量管理標準》《課后服務費管理使用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建立學生作業“熔斷機制”,強化過程性突查督導,全面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圍繞五育融合,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挖本土文化內涵,引深拓展研學實踐資源,為學生搭建多元成長的平臺。
2023年,平遙縣啟動了古城四小學五育融合實踐基地改造項目,完成了一期工程。平遙古城和唐都推光漆藝博物館被評為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平遙寒石美術館、晉中戰役紀念館、SoReal煥真·平遙科技藝術館被認定為第一批“平遙縣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營建生態,讓良好機制成為關乎長遠的“重要一步”
在評價改革整體設計中,平遙縣以優化教育生態、提升發展效能為目標,以扭轉不良的教育政績觀為重點,著力破解教育領域存在的短視化、功利性問題。
一是突出放權壓責。把校級副職、中層干部的選人用人權等下放學校,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同時,壓緊壓實學校主體責任,推進責、權、利相統一,建構權責明晰、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運行機制,驅動學校規范辦學、內涵發展。
二是辦好適合教育。通過優化教學質量監測評價機制,切實扭轉“唯分數、唯升學、唯論文”的不良評價導向,激勵和帶動教師緊跟教育改革趨勢,在一線的教學實踐中,增智慧、提素養,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研究力、創新教學力、學科命題力,當好教育教學的標兵。立足學生特質,深挖潛能、激活動能,推進分層教學,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為學生多元發展、成就自我創設條件,真正讓學校成為教師幸福的家園、學生成長的樂土。
平遙縣將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篤定,在優化教育評價體制機制上,持續發力、精做文章、久久為功,讓教育評價持續發揮撬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支點”作用,為構建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