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處于粵北山區,2020年,清新區教師發展中心成立,新設了小學教研部、中學教研部、培訓部和信息部,全區構建了較完整的三級教研體系,教研部正引領各中小學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中心編制不足,教研力量仍單薄,培訓人員不足,教研與培訓工作還沒形成合力;區域教育不均衡,鄉鎮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科組建設有待加強,校本研修工作未能有效開展。
我們將教研培訓平臺放到學校,建設學科研訓基地,降低教研重心,為教研員和學科教師提供有效溝通平臺,既能及時發現、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又能集中力量研究重點工作,也能迅速將經驗和成果推廣。學科研訓基地有機融合教研和培訓的職能作用,實現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將研訓職能發揮到最大化,更好地激活全區教師隊伍,促使教師專業發展。
工作措舉
一是組建研訓基地和團隊。2021年3月,清新區按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基地項目建設的做法,要求中心城區的學校根據自身優勢學科特點,申報區級學科研訓基地學校。經審核通過,同意6所學校為區級學科研訓基地學校。同時項目組派出專家團隊,指導6個研訓基地組建研訓團隊,負責研究解決教學問題、解讀教育政策、指導學科學術等。各基地均制定具體工作方案,以任務驅動,開展教學、教研、科研和培訓等系列工作。
二是打造示范優秀學科組。2021年6月,項目組制訂了《清新區中小學優秀科組評價細則》,用學科研訓團隊力量,借研訓基地資源,率先為基地學校打造一個高水平的示范優秀科組,然后帶動其他學科和全區學校的科組建設,提升各校的教學管理和教研水平。2022年6月,項目組對6個基地學校的示范優秀科組進行了中期督導,12月,進行了終期驗收。督導驗收時發現6個學科組的理念較為先進,資源很豐富,手段有創新,主題特色初顯。
三是搭建全區學科教師輪訓平臺。研訓團隊立足基地,放眼全區,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跟崗、學術活動、教學調研、種子培養、教師培訓等。把研訓有機融合,及時發現和解決全區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集中學科骨干力量開展項目研究,迅速將好的教學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研究成果通過實地培訓,推廣給全區教師,把研訓功能發揮最大化。
四是實行考評促動。由區教師發展中心培訓部牽頭,教研部協同,每年一次對研訓基地進行考評,考評方式為“自評+考評”,考評內容有:完成計劃任務情況、指導科組建設情況、基地課題研究情況、基地成員成長情況、基地建設成效等。考評的目的是以評促建設、以評促改進、以評促發展。
成果成效
一是探索“6.3.5”區級學科研訓基地建設模式。“6”是聚焦教師專業發展,建設6個區級學科研訓基地。“3”是低起點開展研訓基地建設,制定基地建設短期目標“3個一”,即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學科專業團隊,創建一個高水平的示范學科組,搭建一個全區學科教師輪訓平臺。“5”是高要求打造學科研訓基地,制定基地建設“打造5個中心”的中長期目標。分別是學科交流中心、實驗中心、資源中心、孵化中心、示范中心。
學科研訓基地“人”和“事”關系圖
二是打造“雙線”蹲點教研模式,開展教育幫扶。研訓基地連續三年組織共60組次的市、區名師深入需教育幫扶的學校進行蹲點教研活動。由教研員和2-3名教師組成名師蹲點團隊,分“聽、評、磨、展課”和“教學管理指導、主題講座”兩線開展活動。區名師蹲點活動通過聚焦課堂、問診課堂、精準指導打造高效課堂,助力學校教師專業成長。
清新區名師蹲點教研活動流程
三是組織“送教下鄉”活動,支持鄉村教育。每個基地都要組織骨干教師送教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每學期送教2次以上。通過送教下鄉指導教師教學規范學校教學行為,激發辦學活力。
四是逐步形成區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資源庫。各研訓基地由2021年開始連續兩年開展優化作業設計評比;2023年2月,借助數字教材平臺,開展全區中小學教學設計比賽,比賽中的優秀作品將納入區作業設計和教學設計資源庫,向全區教師推廣使用。
五是各學科研訓基地發揮科研示范引領。每個研訓基地都有區級以上課題,其中3個研訓基地成功申報省級課題。
六是學科研訓基地帶崗示范引領。為切實提高清新區濱江四鎮原小學教學點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2022年9月,項目組分兩批組織這些教師到學科研訓基地學校跟崗學習,三個小學研訓基地的帶崗教師充分發揮基地校優勢,設置豐富的培訓課程。
七是各研訓基地主題特色初顯。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各研訓基地建設主題特色初顯。
八是各基地成員快速成長。多名基地成員成為學校教學副校長、教導處主任、科組長等;多名成員參加教學比賽類獲獎;多位成員獲得榮譽;80%以上的成員都承擔區級以上的教研任務,有50%以上主持或參加課題研究,基地成員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其中在省級、國家級等雜志期刊上發表論文近10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