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7日,第十三屆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會議,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廢氣凈化專業委員會、陜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西安交通大學、西京學院、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材料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承辦。相關單位領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需方企業代表共計約500人參加本次會議。
第十三屆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會議現場
會議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 推動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為主題。除主題大會外,還設置“VOCs治理檢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VOCs節能減排與低碳治理工藝技術”“低效VOCs治理設施提升改造工藝技術”“綠島建設與VOCs治理新模式”4個專題,并對近年來發展的先進VOCs治理與監測技術成果進行展示。會議圍繞“十四五”VOCs污染防治相關政策法規和管理要求、培育廢氣凈化新質生產力、VOCs減排與控制發展趨勢、VOCs治理先進技術裝備與經驗等行業發展熱點問題開展研討,分享經驗和成果,推進我國VOCs減排與控制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VOCs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的行業眾多,量大面廣,污染源極其分散,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治理難度大,雖然經過前期努力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介紹,“總體來看,全國VOCs排放總量巨大,VOCs治理任務還將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VOCs治理行業依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以及國家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出臺,對廢氣治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動能,指明了新方向。”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張金東介紹,近年來陜西省高度重視VOCs減排工作,印發了《陜西省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對全省5600余家企業近1.2萬個涉VOCs單元開展排查整治,解決了2131個突出問題。2021年—2023年期間,陜西省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超過2萬噸,累計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的90%,為空氣質量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1月—9月,陜西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重污染天數、PM2.5均取得了明顯改善,列入全國重點區域的關中地區5個城市在全國168個城市中改善服務大幅前移。
西京學院副校長黃文準表示,作為工科院校,西京學院在環保和低碳節能領域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取得顯著成果。學校立足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需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成立雙碳技術研究所。研究所重點圍繞大氣環境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轉化、固廢資源化利用、環境功能材料開發等領域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集中研發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工程示范應用,打造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研發平臺,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研究所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縱橫向項目10余項,榮獲陜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團隊針對西安市臭氧前體物VOCs開展西安市重點技術攻關-社會發展創新示范項目《西安市汽修與餐飲行業VOCs排放綜合整治關鍵技術研究》,為推動城市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作出積極貢獻。除科學研究外,學校通過主題班會、“環保公益行”等方式積極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向師生普及節能減排知識,引導師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會議期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廢氣凈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郝鄭平,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葉代啟、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沈群等專家,先后作主題報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所副所長寧淼,對《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4年,限制類和淘汰類)》等政策進行了解讀。
專家對話交流
會上,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廢氣凈化專業委員會欒志強秘書長,特別邀請行業內5位專家,對于低效VOCs治理設施提升改造和深度治理要求方面進行了深度對話,針對行業內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據了解,“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會議”是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舉辦的年度重要會議之一,自2011年起到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13屆,成為我國VOCs治理領域的品牌會議。會議旨在為從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工程公司和企業提供一個交流平臺,為我國揮發性有機物的減排與控制工作出謀劃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