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上海市崇明區教育局、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上海市老年教育課程研究與評估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的“攜手保護濕地,共筑綠色家園——生態實踐教育手拉手”項目啟動儀式在線上舉行。相關單位的領導及專家、相關學校負責人、山東省東營市育才學校和上海市崇明區新海學校師生代表等700余人,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
該項目的啟動,旨在積極響應生態環境保護的時代號召,加大濕地保護力度,增強青少年環保意識,同時為山東省東營市和上海市崇明區的青少年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發展的優質平臺。啟動儀式上確定了該項目由上海市崇明區廟鎮成校和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口研學服務中心聯合牽頭。
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培祿在致辭中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錨定育人目標,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二是匯聚優質資源,希望兩地學校深入挖掘、開發和整合優質資源,助力學生提升生態素養,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希望兩地學校統籌多方力量,同時注重成果轉化。
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培祿致辭
上海市崇明區教育局副局長陸琴代表崇明區教育局,對項目提出三點希望:一要深化濕地保護教育,培育生力軍。既要重視學生理論學習,也要注重實踐環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讓他們成為未來生態環保事業的生力軍。二要加強兩地交流合作,共筑大屏障。期待雙方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探討濕地保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三要強化師生責任擔當,齊做主人翁。要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責任感的教師隊伍和新一代青少年,為守護美麗地球家園貢獻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崇明區教育局副局長陸琴發言
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家成表示,本次活動進一步突出了項目的特點和價值,強調了終身教育機構與中小學互聯互通的必要性,肯定了跨省市合作實現長江口、黃河口聯動的重大意義。他認為,該項目有望產生積極的國際影響力。
會上,崇明區新海學校校長徐佰樂、崇明區廟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校長蔣春蕾、東營市育才學校校長洪海,圍繞生態教育、人文教育等內容發言。東營市育才學校中小學發展部主任石其剛、崇明區廟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副校長董娟,分別對項目的緣起、整體安排及兩地各具特色的生態教育資源進行了深入解析。
東營市育才學校和上海市崇明區新海學校的學生代表也先后發言,表示會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濕地保護研學活動中,為生態保護事業做出貢獻。
學生代表發言
據了解,該項目是在上海市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背景下開展,項目主題也是全球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議題。多年來,上海市可持續發展教育已經產生明顯的國際影響力。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受上海市教委委托,負責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的推進。位于長江口的上海市崇明區、浦東新區和位于黃河口的山東省東營市兩地近10所學校在該項目推進過程中開展了友好合作,就氣候變化教育、濕地保護、走讀長江口美麗鄉村、黃河口研學等可持續發展教育主題進行了深入互動。
本次啟動儀式的舉辦,標志著兩地教育局和學校將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兩地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兩地濕地資源為紐帶,形成黃河口長江口協同實踐案例,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提供中國經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