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師生走進撫州市實驗學校,以《傳承中華文脈 筑牢文化安全》為主題,通過“多師同堂、師生同臺”“同課同構分學段”“學段貫通共建”三大創新實踐,為中小學師生呈現了一堂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溫度的國家安全思政課。
多師同堂破壁壘 師生共探文化安全
“此次課堂組成了‘三師雙生’的教學共同體,形成聯動模式。通過‘一位主講老師+四位分享成員’的方式,打破一位老師‘講到底’的傳統教學模式”,思政教師陳甜介紹道。
課堂現場
課堂上,主講老師從“生魚片”案例切入,引出文化安全問題,其他老師從理論角度分析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助教則通過分享自身的經歷及身邊的故事,呼吁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好文化傳播載體。學校通過多師同堂、師生同臺的方式,讓抽象的文化安全概念具象為可觸可感的現實事件。“原來文化安全不是高高在上,它藏在我們的每一次文化選擇中”,一名初中生感慨道。
同課同構分學段 因材施教潤心田
針對大中小學不同學段認知特點,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構建了“一體三階”教學體系:大學課堂重思辨,以“DeepSeek文生視頻技術對文化傳播的影響”為議題,學生自主調研并模擬學術論壇辯論;中學課堂強辨析,通過《黑神話:悟空》游戲海外走紅案例,探討“文化輸出與反文化滲透”的雙向博弈;小學課堂注重體驗,以《哪吒》動畫片段激發興趣,結合潮汕英歌舞教學,讓孩子們在“蹲馬步”“練矮子功”的沉浸體驗中感悟非遺傳承的堅守。
“大學用技術案例培養批判思維,中學用熱點話題強化責任意識,小學用身體感知播種文化基因。”思政教師吳卓穎介紹,這種“同主題—異載體—階梯化”設計,既保證教育目標的統一性,又實現了教學內容的適齡化落地。
學段貫通促融合 長效機制筑根基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教學實踐,更是一場打破學段壁壘的破冰行動。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新推行雙向奔赴機制:高校教師走進中小學課堂直面教學實況,中小學教師受邀參與大學思政教研活動,雙方圍繞“小學文化認同啟蒙—中學風險辨識培養—大學戰略思維塑造”的梯度目標,共同開發銜接課程與評價體系。
國家安全是國之基石,撫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載體,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從“分段獨奏”轉向“協同交響”,探索出一條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縱向銜接、橫向聯動的生動路徑。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