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軍山蒲潭幼兒園以此為契機,秉承“分享童真 共享成長”辦園理念,于4月初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童心永向黨 書香伴成長”紅色主題讀書月活動。
蒲潭幼兒園于2021年12月立項了武漢市教育學會重點課題“紅色故事生成主題探究活動的實踐研究”,將紅色文化融入幼兒教育,在“讀、聽、講、畫、游、演”六維聯動的沉浸式體驗中,讓幼兒在故事中感知歷史,在行動中傳承精神。此次紅色主題讀書月活動,也與這項實踐研究進行了有機融合。
“讀”紅色繪本 翻開歷史的童真視角
班級通過創設溫馨、舒適的“紅色閱讀角”,陳列《小英雄王二小》《閃閃的紅星》《翻越大雪山》等紅色經典繪本,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與潛移默化中,感受紅色歷史的精神與魅力。小中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圖畫與文字的結合,感受戰火年代同齡人的勇敢與智慧。大班幼兒則組成"繪本小講師團",用稚嫩的語言向小中班的弟弟妹妹們分享書中的感人片段。
在閱讀角讀繪本故事
“聽”紅色故事 播下家國情懷的種子
在紅色繪本主題活動中,師幼共融最重要的就是傾聽。傾聽是表達的前提,幼兒只有先認真聽故事,才能恰當地表達故事內容。傾聽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種:視頻傾聽、教師講述、有聲繪本、同伴講述等。
當孩子們聽到繪本《邱少云》中的片段“邱少云身上的棉衣被大火燒著了,依然在草堆里一動不動”時,教室里原本在嘰嘰喳喳的小朋友都安靜下來了,仿佛一說話就被“敵人”聽見了。
當孩子們聽到“烈火在他身上燒了30多分鐘才漸漸熄滅”的情節時,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被深深感動,有的甚至眼中閃現淚光。
“講”紅色往事 童聲傳遞精神力量
講紅色故事是紅色繪本主題活動中幼兒最喜歡的環節。幼兒園開展了“我是紅娃演說家”活動,孩子們自主選擇劉胡蘭、海娃、小蘿卜頭等小英雄故事,用童言童語進行講述。
孩子們先熟悉、理解故事情節,再在班級進行故事分享,或在幼兒園廣播站講述故事,或在公眾號上和父母一起親子講述紅色繪本……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的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在此過程中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愛國情感都同步得到了提升。
“畫”紅色片段 筆尖流淌赤子之心
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他們是天生的“藝術家”。孩子們拿著畫筆就可以畫出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在紅色繪本主題活動中,美術區角變身“紅色記憶工坊”,孩子們用油畫棒畫“飛奪瀘定橋”、用黏土塑造“井岡山會師”、用拼貼再現“開國大典”。
全園幼兒共同在“百米畫卷”上創作了《我心中的祖國》畫作,展現了新時代兒童心中的愛國情懷。
繪制百米畫卷
“游”紅色景點 行走的愛國課堂
實踐能力不是僅僅通過書本知識的傳遞得到發展,還要通過幼兒自主地、嘗試性地解決問題來獲得發展。“游紅色景點”就是為了讓幼兒在參觀實踐中提升能力。
一是探尋紅色景點、緬懷先烈,帶孩子們去紅色革命遺址或者紀念館參觀,感受紅色歷史與精神。二是結合現實生活加深他們的實際體驗。比如將小蘿卜頭的故事與幼兒生活相聯系,啟發孩子們思考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演”紅色經典 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需要快樂自主的實踐活動,而繪本劇表演可以為幼兒伙伴交往和提升能力提供平臺。紅色繪本《雞毛信》是優秀的抗戰題材兒童文學作品,幼兒通過該繪本劇的表演展現故事中主人公勇敢的精神、愛國的品質,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還可以強化他們的任務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為幼兒樹立正確價值觀起到引導作用。
表演紅色故事
蒲潭幼兒園園長劉潔冰表示,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以紅色繪本為載體對幼兒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有十分顯著的成效。幼兒園將持續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著力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