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國際現代工匠聯合培養協議。此次合作旨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深化產教融合,為中國新能源技術標準“出海”及印尼本土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新模式。
活動上,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劉永亮表示,學校將依托印尼“秦嶺工坊”境外辦學平臺,創新構建“中文+職業技能+企業文化”三維育人體系,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動力電池方向)等專業開展留學生全日制培養。計劃未來為寧德時代印尼基地精準輸送300名“懂中文、精技術、通文化”的本土技術骨干,助力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
寧德時代人力資源總監洪亮指出,印尼是寧德時代開拓東盟市場的戰略要地,急需兼具專業技能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希望“印尼秦嶺工坊·國際工匠班”項目深度融合企業技術標準與學校教學資源,圍繞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工藝優化、設備智能運維等產業鏈核心環節開發定制課程,實現技術標準與產業場景精準對接。
據悉,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形成“招生—培養—就業”全鏈條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此次校企合作,是該校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助力中國技術標準國際化的又一重要實踐,也為陜西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服務全球產業鏈提供了新范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