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呦呦 中醫藥文化”之非遺工匠進校園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以“傳承非遺文化 點亮健康生活”為主題。活動指導單位為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活動由上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上城區教育局、上城區衛健局、上城區總工會、上城區科協、上城區勞模工匠協會聯合主辦,由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承辦。
為親人泡一杯養生茶折射對中醫藥文化的熱愛
當天下午,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嘉賓一同探秘校園本草長廊。這里以文化延展互動體驗、中醫藥養生跨學科作業展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學校中醫藥養生文化的成果。學省們精心布置的展位,從中醫理論知識到日常養生實踐豐富多彩。嘉賓們饒有興致地駐足觀看體驗,與學生親切交流。
領導、嘉賓與學生交流
當走進教學樓四樓多功能廳時,映入眼簾的是擺在靠門口長桌上的一排中藥材和養生壺。本次活動的第一項內容,就是教師給四年級一班的學生現場上一堂以“為親人泡一杯養生茶”為主題的養生茶體驗課。教師首先講解了養生茶的特點和功效及不同養生茶的制作方法,隨后,學生們便六七人一組,分頭開始動手制作養生茶。
養生茶體驗課
活動上,第六小組的學生制作的是一款給老人喝的“止咳茶”。學生第一步先思考制作這款養生茶要解決什么問題,第二步判斷需要用的藥材名稱、用量、功效和服用方法等信息,第三步開始制茶。學生們挑選了枸杞、陳皮絲、紅棗和金銀花四種藥材,在養生壺里倒入開水,一壺止咳茶就泡好了;第四步是聞一聞和嘗一嘗,口感如何;最后一步,寫出這款養生茶的注意事項、有沒有副作用等。
一款養生茶,折射出學生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熱愛。“我們從二年級開始就上中醫課了,同時還親手種植過中藥材呢。”四年級一班的朱奕誠同學說道。“現在大家對常見的中藥材已經很熟悉了,有時候在家里也會泡養生茶給家人喝。”林善晨同學說。學生們對學習中醫藥知識都十分感興趣,渴望能有更多的途徑去接觸更多的中藥材,學習更多的中醫藥知識。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要達到“三重境界”
丁蘭第二小學校長陳衛群在致辭中表示,丁蘭二小從2016年開辦以來,一直在努力探索以“中醫藥文化”為載體的育人體系。學校開設了“本草”勞動課程,包括中藥種植、藥膳搭配、中醫養生和草藥文創等。在市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助力下,還研發了《中草藥與生活》《藥在其中 健康養生》等課程素材。
陳衛群提出,學校在實踐中還創新構建了“四崗五場六大節”的實踐模式。“四崗”即“呦呦園小博士”“紅領巾小中醫”“養生小廚師”“本草美學家”等四大職業載體;“五場”即開辟了1000多平方米的“呦呦中醫藥文化研學中心”,成為學校的中醫藥博物館、兒童友好實踐基地、科普基地、非遺實踐基地、校社協同育人場等;“六大節”,即用中草藥命名了六大節日,如三四月的“桃花節”、五六月的“青蒿節”等。通過這一系列舉措,讓孩子們在探索中學本領、悟精神,傳遞健康理念,傳承孝親敬老美德,讓中醫藥智慧滋養童年,讓非遺匠心照亮未來。
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副書記、副局長許濤對學生們的表現十分贊賞。他表示,中醫藥文化蘊含的不僅是醫術,更是中華文明獻給世界的“東方生命科學”。今天在丁蘭二小看到孩子們通過學中醫、實踐中醫,學會了為家人細心配制養生茶、足浴包、香囊等,充分展示出孩子們通過學習和實踐,已經初步理解了古代中醫的古樸匠心和“醫者仁心”的思想境界,說明學校的中醫藥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許濤勉勵學生們繼續努力學習中醫藥知識,同時對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提出了奮斗目標,就是要達到“三重境界”:一是“植根課程,鑄魂育人”,通過完善特色課程建設,讓中醫藥成為少年兒童認知中華文明的“解碼器”;二是“師道傳承,薪火永續”。要不斷拓展中醫藥大講堂的授課主體,與更多中醫院校、非遺機構共建“師資培育基地”;三是“知行合一,潤澤萬家”。要構建“家校社”協同的傳承生態,讓孩子們能以屠呦呦“青蒿素精神”開展探究,通過“小手拉大手”,讓中醫養生成為家校共育話題,實現“以文化人,以醫養德”。
“望聞問切與學習思維”非遺工匠現場授課
本次活動還舉行了隆重的校外輔導員聘任儀式,將非遺工匠請進校園。杭州市上城區政協委員、上城區中醫藥協會副會長、上城區工匠謝慧淼和杭州市中醫院健康部主任章靜,被聘任為丁蘭二小的校外輔導員。
聘任儀式結束后,謝慧淼為學生們上了第一堂課:《中醫望聞問切與學習思維》。她說,中醫醫生看病有四個法寶“望聞問切”,今天我們也可以用這四個法寶來給學習把脈:望,中醫看病要看臉色,學習也要觀察學習狀態和成果,通過作業和考試成績了解自身掌握程度;聞,就是要傾聽教師和學生的反饋,獲取外部視角的改進建議;問,就是要主動提出疑問,深入理解知識點;切,就是要通過練習和測試,檢驗學習效果,幫助我們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調整策略,提升學習效率。
謝老師最后還現場教大家如何做頸椎保健操,叮囑學生從小學會保護頸椎健康。
中醫藥文化走進校園打開探尋中華文明的窗口
活動最后,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吳春蓮作了總結性發言。她提出,通過這場以“傳承非遺文化 點亮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醫藥文化盛宴,深深感受到學生從小學習中醫文化的熱情,深深體會到家校政社協同育人的力量,也深切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生命力與時代價值。這些年來,丁蘭二小聯動中醫院、萬承志堂等社會專業力量賦能校園文化,讓傳統非遺文化走進校園,為孩子們打開了探尋中華文明的窗口,更構筑了“知行合一”的成長生態。
吳春蓮向孩子們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勤奮學習,做“文化文明的守護者”;希望學生勤奮學習書本知識、學習中醫藥文化,學習實踐應用本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要追求卓越,做“創新創造傳承者”。要以屠呦呦為榜樣,不斷追求卓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世界一流,讓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變為“一定能”;三是要薪火相傳,做“強國復興接力者”。希望少先隊員們從小聽黨話、跟黨走,勇于爭當強國復興中國夢的追夢人。
活動現場,杭州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鮑航行為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授牌“杭州市中醫院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和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向丁蘭二小贈送了書畫作品。活動現場還穿插了學生們的歌舞表演,為本次活動增添了更多生動形象的傳統文化色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