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學開展的“全員文體”系列活動,得到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和踴躍參與。3月份,該校舉行的第十屆“日昇杯”班際籃球聯賽也同樣點燃了學生們的運動熱情。
郴州市六中學子正在參加心理團輔活動
五育并舉 成為特色學校建設標桿
談及學校推行“全員文體”的初衷,該校黨委書記羅柳莉表示:“我校的辦學理念就是‘創設適合每個孩子發展的教育’,這是學校多年校園文化的沉淀。我們不僅要做全市教學質量最好的學校,還要培養出更多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有特色的學生”。
郴州市六中是該市義務教育的標桿學校,學校很多措施成為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風向標。學校在成功申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后,于2017年舉辦了首屆全員參與、持續一個多月的科技體育藝術節。當時的開幕式表演、科技元素滿滿的創新實驗展示、充滿活力的各項賽事,刷爆了全市中小學校“朋友圈”,不僅成為全校師生的大聯歡,也引領了其他學校舉辦類似藝術節的風潮。
郴州市六中科技體育藝術節武術隊表演
設施重建 讓學生都有動起來的空間
郴州市六中是一所老城區的老學校,囿于學校辦學條件的限制,活動場地一直是制約全員文體活動開展的因素。學校后勤副校長段建新介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對全校活動場地進行全面規劃,通過固定功能分區、設施重建,為每個學生參與活動提供便利。”
“學校重新規劃了田徑場、羽毛球場、體育館等功能區,增設了遮雨棚、單雙杠、氣排球、乒乓球設備,安裝了AI智能運動設備,在操場旁設置了電子顯示屏。”學校德育副校長謝逢春介紹。“學校還在操場上增設了20套地面游戲區,包括心理團輔、應急展示、防性侵、防校園霸凌游戲區等,在學生快樂運動和游戲時滲透德育教育。”
便捷的功能分區、明確的活動場所使用規定,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場所,都能動起來,提升身體素質。
郴州市六中校園班級足球聯賽活動
課程改革 實現從“有”到“優”的跨越
在郴州市六中校長李愛勇看來,傳統體育、藝術課“大鍋飯”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要想讓“健康第一”的理念真正落地,就必須讓體育、藝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學科”。
近年,郴州市六中引進9名高校體育、藝術專業畢業生擔任體藝教師,還通過專兼結合的方式,聘請家長志愿者、高水平教練員以及民間文化藝術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全員文體活動,同時通過體藝教師專業素養比賽、“日昇講壇”等途徑,全方位培育體藝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
學校在積極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中,改變傳統體育課千篇一律的模式,對綜合體育活動進行系統化整合。學校體育教研組長何海軍表示:“現在有體育中考,還要開展很多像大課間、體育比賽、課后服務等綜合性體育活動,如何優化體育資源配置,建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一體化模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是我們今后體育教學的研究重點。”
郴州市六中從拓展體育課程的多樣性出發,設置了足球、籃球、排球、花樣跳繩、健美操、武術六大專業,確定“每生一必修、三年三選修”的開課原則。學校積極開展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包括跑操、基本體能訓練、趣味田徑等項目;學校還從體育社團、體育家庭作業、家長體育課程等著手,逐步形成了從教室到操場、從校園到家庭、從師生到家長的全程、全方位、全員綜合性體育活動模式。
體育之外,藝術類學科同樣承擔著課程育人的重要職責。“草色漆染身上衣,映紅猶聞彩花香”,郴州市六中漆畫工作坊的陳列室里,學生們以漆染為媒,將腦海中的奇思妙想“拓”在了畫布上,還制作成杯墊、燈籠、門簾、T恤等物件,讓這一古老的技藝穿越時空,來到了現實生活中。
學校以豐富多樣的課程實踐為載體,折紙、陶藝、木刻等傳統藝術走進學校、深入課堂,成為擴展課程邊界、為學生打開藝術之門的“金鑰匙”。
減負增效 為師生身心健康護航
“面向全體、全員參與,讓所有師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是我們推進‘全員文體’活動最基本的要求。”羅柳莉說。“近年來教育競爭激烈,師生壓力大,學校大力落實‘雙減’‘雙休’政策后,學生的課余時間多了,教師的休息時間多了,而全員文體就是豐富師生課余生活、提升學生身心素質的最佳手段。”
郴州市六中積極構建“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人人齊參與”的文體育人體系,堅持開齊開足體藝課程,將常態化體育活動與特色化賽事相結合,確保“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地生根。
每月舉辦不同主題的賽事與活動:3月組織學生籃球聯賽;4月開展教職工排球賽;5月綠茵場上學生足球聯賽火熱開幕,師生心理團輔活動盛大開展;6月藝術展演綻放美育風采;7月、8月社會實踐活動提升服務社會意識;9月跑操比賽展現班級凝聚力;10月合唱比賽奏響青春樂章;11月朗誦比賽傳承文化經典;12月科技體育藝術節展示一年全員文體活動成果。
學校全員文體系列活動猶如一股強勁的春風吹遍校園,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了學習壓力,增強了意志品質,在促進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也得到充分體現。
羅柳莉介紹,郴州市六中將加快推進南校區改造項目,加大對體育藝術設施的投入,進一步豐富綜合性體藝活動內容,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將全員文體參與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同時強化體藝課后服務管理,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安全參與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享受文體的樂趣,都能在學校擁有健康、快樂、充實的生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