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起點,更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錨定“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目標,創新實施強基固本、創新提質、科學督導三大舉措,以三把“鑰匙”解鎖學前教育從“保基本”到“提質量”的跨越發展路徑,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打造鮮活樣本。
5月13日,湘東區在江西省第十四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以“三把‘鑰匙’解鎖固本提質新密碼”為題作了典型經驗交流。
湘東區在江西省第十四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作典型經驗交流
第一把“鑰匙”:強基固本 構建優質發展保障體系
湘東區以資源供給為突破口,近5年累計投入3.2億元新建、改擴建公辦園37所,新增學位1640個,實現鄉鎮公辦園全覆蓋;投入1.5億元升級設施設備,省標準化幼兒園截至2025年占比達54.5%;通過“資源整合+科學布局”,將幼兒園數量從2022年的118所優化至55所,并配套9輛校車解決偏遠地區交通難題,讓農村幼兒“有園上、上好園”成為現實。
在管理機制上,該區推行“緊密型”集團化辦學,構建11個“區直園+鄉鎮中心園+村級公辦園”的鎮村一體化格局,以“一個法人、統一管理”模式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實現城鄉學前教育標準化發展。
第二把"鑰匙":創新提質 激活教育發展內生動力
在師資培養上,湘東打出了“組合拳”。通過“定向培養+動態補充”模式,委托高校定向培養幼師110人,招錄合同制教師345人,小學轉崗12名教師,不斷充實隊伍,實現師資配置100%達標。同時搭建“新秀—骨干—名師”三級成長通道,配合“線上+線下”“跟崗輪訓”“名園觀摩”等多元培訓方式,近3年培養出省市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20余人,10名教師在省市比賽中嶄露頭角。
在教學研究方面,湘東構建了“區級—片區—鄉鎮—村級”四級教研體系和融合教研模式,讓教育智慧在湘東大地流動。與萍鄉學院攜手組建的學前教育聯盟體,通過“專家名師指引”“骨干教師走教”“云端資源共享”等舉措,讓園所之間實現協同發展。2023年以來,8個省級課題立項或結題,教研成果豐碩,推動著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在幼兒學習與成長上,湘東秉持“科學運動,以體育人”理念,開展游戲化教學。“動感晨間”“民間體育游戲”等特色項目,讓孩子們在運動中享受快樂、強健體魄。創新幼小銜接機制,共建“幼小協同體”,并積極開展幼小銜接活動、“去小學化”宣講等,發放宣傳冊8000余份,開設湘東普惠“童”行記等融媒體專欄,讓家園共育從理念走向實踐,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第三把"鑰匙":科學督導 完善質量評價激勵機制
為保障教育質量,湘東區創新構建“三維督導”工作體系,以“規范辦園、保教質量、社會滿意度”為核心指標,組建業務骨干、省市名園長構成的督學團隊,建立“督導—反饋—整改—回頭看”閉環機制,讓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每一處不足都能得到有效改進。
在動態監測方面,廣泛使用幼兒發展核檢表、教師發展評價表等評估工具,通過學期自評、季度他評與常態觀察,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測。依托每月線上線下交流平臺,形成“一園一報告”精準診斷機制,以詳實數據為支撐開展靶向指導,真正實現“督中有管、管督結合”。
在評估結果運用環節,湘東區建立差異化激勵機制,形成了“激勵+整改”的良好局面。對評估優秀的優質園所給予政策傾斜與資源獎勵,為薄弱園所量身定制"一對一"幫扶方案,對民辦園實施分類監管,推動其規范發展。這一系列舉措,讓湘東學前教育在良性發展的軌道上加速前行。
從“強基固本”到“創新提質”,從“科學督導”到“生態重構”,湘東區用三把“鑰匙”開啟了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未來,湘東區將持續深化“兒童為本、游戲為基、專業為魂”的實踐探索,全力打造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湘東樣板”。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