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思政課教師以“大先生”標準為指引,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徑,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以政治引領鑄魂育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贛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將其納入學校發展全局,通過“校領導雙體驗日”“領導干部上講臺”“領導班子聯系思政課教師”等制度,強化政治引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定期為學生講授《形勢與政策》,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解讀國家戰略,引導學生增強 “四個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教師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要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代熱點深度融合,以社會焦點問題為切入點,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本質,實現理論知識向價值認同的轉化。這種“問題導向+理論闡釋”的教學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更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學生心中扎根。
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贛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聯盟體牽頭單位,與14所中小學協同創新,構建“理論融通、資源共享、實踐協同”的育人體系。通過一課多師、雙師同堂、師生同臺等活動,打破學段壁壘,實現思政教育從小學到高職的階梯式銜接。
學校還創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品牌,與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紅色文化研學基地,組織師生赴興國、瑞金等地開展實踐教學。在興國將軍園,學生通過實地調研、訪談老黨員,深刻理解“蘇區精神”的時代內涵;在郭大力故居,教師結合《資本論》翻譯歷程,引導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這種“課堂+基地”的立體化教學模式,讓思政課從“紙上談兵”變為“實地踐行”,學生參與度提升30%以上,教學滿意度達95%以上。
打造高素質“大先生”隊伍
“大先生”的成長離不開專業能力的持續提升。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通過“青藍工程”、教學能力比賽、暑期實踐研修等舉措,構建教師發展全周期支持體系。近年來,學校選派思政課教師赴北京師范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地研修,學習“四位一體”立體化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方法迭代升級。
在科研方面,學校設立思政專項課題,鼓勵教師圍繞職業教育特色開展研究。同時,學校通過雙師型教師培養、企業實踐鍛煉等方式,推動思政課教師深入產業一線,將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實現思政教育與職業素養培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大先生”的擔當,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真理種子,在實踐育人中點亮青春夢想,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