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大荔縣洛濱小學,體育和藝術教育從不只是選修課,而是融入每個學生日常的快樂密碼。學校積極探索“前置課程+現場課程+拓展課程”的課程模式,構建“行潤”實踐課程,從體育、藝術、科技三大領域入手,搭建起全方位的體藝教育體系,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洛濱特色的“1336”體藝教育模式:“1” 即聚焦五育并舉這一個目標;第一個“3” 代表體育、藝術、科技三大領域;第二個 “3” 聚焦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6” 指課程實施、教師培養、社團管理、部室建設、活動組織、多元評價六條實施路徑。
學校為了讓體藝教育工作井然有序開展,結合校情推行“6+6”網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由6個處室和6個年級相互配合與補充),在校黨總支和校長辦公室的統籌領導下,專門成立體藝處,學校副校長親自抓落實,將管理責任層層落實。
學校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要求,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開足開齊課程,并在課程編排上下功夫,內容涉及五大品類、84種社團,涵蓋了藝術、體育、科技、非遺等多個領域,同時開展特色年級活動,讓課程安排更加科學高效。如一二年級的課間操比賽,三四年級的足球聯賽,五六年級的籃球聯賽等,充分激發學生全員參與的熱情,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和發展。
校舞蹈隊參加2025大荔縣校園文化節
在教學中,學校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有機融合,推行“一單四步”水潤課堂教學模式,即“激趣導課—游戲探究—多邊交流—實踐體驗”,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施 “一師一品、一級一品”策略,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優勢,開展特色教學。同時,將大荔當地的民情風俗和非遺傳承項目引入校園,建立剪紙工作室、面花工作室等,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采用 “外調內發”的培養策略。“外調”即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帶隊參加各類比賽積累經驗,擔任賽事評委提升專業眼光。“內發”則指通過每周的大教研活動,集中學習課標知識、教學技巧,開展名師引領、師徒結對等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成長。
學校以五育融合為主線,實行“教師走班+學生選班”的雙軌模式,將體藝競賽活動常態化。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采用教師走班教學形式;二至六年級則讓學生自主選班。在校內選拔優秀教師的基礎上,外聘藝術、體育專家和非遺傳承人,充實社團師資力量。同時,學校建設了30余個體藝部室,設計了科技長廊、部室文化墻,制定了社團管理制度和教師管理細則,秉持全面、客觀、科學的原則,開設精品社團,提升社團教學質量。
學校在體育競賽方面屢獲佳績。2024年,在陜西省“百縣百校”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榮獲全省小學組女子組冠軍;在陜西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中,女子乙組、丁組分別榮獲第二名;在縣級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籃球比賽、校園足球聯賽等賽事中均榮獲第一名的好成績。
校女子足球隊榮獲2024陜西省“百縣百校”冠軍
在藝術活動方面,學校的知洛合唱團榮獲渭南市中小學合唱展演一等獎,并連續兩年獲得縣中小學生合唱展演小學組一等獎,還代表大荔縣赴省市展演,靜遠國畫社在市精品社團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未來,洛濱小學將持續探索體藝教育創新路徑,進一步提升教育水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