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許多人下崗失業。就業,成為疫情中迫在眉睫的需求。受疫情影響,傳統的面對面招聘方式難以開展,線下招聘開始轉到線上,催生了就業的“云”模式。
3月16日,上海海聚英才——2020“春歸浦江”云選會(簡稱“云選會”)系列活動啟動。“云”端引才,是上海助力復工復產復市、解決留學人員就業、呼應人才工作發展需要的一次創新。這種“不見面”全球引才長效常態工作機制,向全球英才釋放出上海“海聚英才始終現在進行時”的積極信號。
云選探索引人才
“云招聘”,為線上就業開啟新常態。云選會啟動當日,上海海聚英才平臺(上海留學人才網,簡稱“海聚英才平臺”)正式上線啟用。平臺開放當天,參與活動的企業就超過6000家,發布崗位10萬余個。海聚英才平臺精心打造了“云政策”“云搜索”“云服務”等功能,多種分類方式和多重篩選功能使求職者可以更快捷地找到心儀崗位,簡歷保護機制使人才的個人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護,而平臺集納的上海產業環境、人才與企業扶持政策、留學人員相關服務等各類信息,使求職者在尋找心儀崗位之際,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在滬各類資訊,更好地進行個人發展規劃。同日,全球30余位海外高層次人才參加了上海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云選會專場活動,“云面試”系統為用人單位與海外人才搭起了面試溝通的橋梁,整個面試過程和溝通效果得到校方充分肯定。除“云面試”外,云選會還提供“一站式”專窗、“一對一”顧問等多項“云服務”。
與此同時,云選會還在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地搭建了全球中高端人才搜尋渠道。截至目前,云選會的點擊量已破百萬,為3978家企事業單位和近萬名個人用戶提供了“云上雙選”服務,相關用人單位共收到11299份簡歷,初步達成聘用意向的約占五分之一。
“云課堂”,為云選活動注入新動能。為更好地將云選活動推向深入,讓留學人員全面了解在滬企業和各類人才政策,“云課堂”精心打造涵蓋政策宣講、擇業指導、培訓講座等豐富多元的各類課程,邀請行業專家學者、資深HR、海歸學長等,從回國求職到安家落戶,再到未來職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分享互動,為留學人員答疑解惑。
“云課堂”直播中,各企業人力資源高管帶來了熱招崗位,并一一解答求職者關心的熱點話題,如:簡歷制作有哪些要避的坑?線上面試需要注意什么?企業的福利待遇有哪些……直播互動的形式讓求職者可以快速獲取答案,同臺競技更迫使各位高管不得不亮出大招,一邊是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的人才公寓、集體婚禮讓求職者們羨慕不已,另一邊是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擁有的各種美食福利讓小伙伴們垂涎欲滴。
“云課堂”還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講座。申報實務線上培訓直播是為解決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的“最后100米”,為在滬留學人員創辦企業能更好地了解上海市2020年度工程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情況而特別開設的。目前,該系列直播培訓已先后針對集成醫藥專業、人工智能和集成電路(上海優先發展的三大產業)專業技術人才進行了直播培訓。
“云小二”,為單位引才提供新服務。為使云選活動“不打烊”,為用人單位、人才提供更加精細、精準的服務,云版“店小二”——“云小二”自云選會籌備以來始終忙碌在云端。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和創新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中國“智”造公司,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產品覆蓋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同時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雄厚資本實力及人才優勢的集團企業。在這次云選會上,他們收到的簡歷著實不少。4月初,上海聯影的HR求助到“云小二”,原來,他們非常心儀一位求職者并向其發出了面試邀請,但卻遲遲沒有回應。“云小二”立即與這位求職者取得聯系,了解他的目前狀態和真實想法,并將上海聯影的情況和崗位需求向他作了詳細介紹。之后,雙方達成面試意向,“云小二”成功為企業與人才牽起了“云”線。
從前期指導用人單位完成注冊發布崗位需求,到后期緊跟用人單位引才進度,并為其覓才薦才,云服務的方便、快捷、高效得到了用人單位和人才的一致好評。為更好地傳播推廣云選會,“云小二”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等線上平臺,在人才服務微信群和朋友圈中轉發活動信息。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相關負責人通過微信群得知云選會活動后,立刻聯系“云小二”,表示希望能入駐平臺招募人才。“云小二”第一時間解決了研究所的這一需求,并安排專人進行持續跟蹤服務。除此之外,“云小二”還收集整理用人單位和留學人員求職者提出的問題建議,與技術人員反復溝通交流,不斷完善功能,進一步提升海聚英才平臺的便捷性和實用性。
互聯網+給人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部門也正不斷豐富著公共服務的內涵,專業化的“云小二”,以深度和速度為線上服務賦予了溫度和熱度,成為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有溫度的服務,讓人才感受著城市的熱情,促使他們留下并愛上這里。
云端合力助就業
疫情之下,繼續深造還是回國就業?這是很多海外學子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怎樣選擇才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更有利?在求職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上海是留學人員的夢想之地么?7月3日,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回國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簡稱“中心”)共同主辦的“高校畢業生與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指導”在央視新聞新媒體客戶端上進行直播。直播邀請了多位在滬專家學者、行業人才,圍繞海外學子關心的求職發展話題與海外學子代表進行在線交流。
科技和數字化正促使各行各業進行轉型,同時也對人才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復合型人才成為更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德勤亞太市場總裁、德勤中國副主席蔣穎認為,擁有洞察力(Insight)、創新力(Innovative)、整合專業能力(Integrated skill)的“3I”人才,是時代發展背景下人才的需求趨勢。她建議,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學子們要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更好地進行技能融合,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浦發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顧炯表示,如今金融行業招聘人才的專業范圍已十分廣泛,并不限制所學專業,復合型人才擁有多方面能力,更受用人單位青睞。
除了自身的能力建設,海外學子在求職前也需有充分的自我認知。針對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求職的優勢和劣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能的團隊進行了一組調研,結果顯示,語言能力、國際化視野、學習敏銳度、清晰的邏輯結構是留學人員的群體優勢,缺少實習經歷、對國內業務的洞察力與工作穩定性不足是其主要劣勢。基于此,曹能建議留學人員在開始求職前,先要充分對自己進行自我認知、自我定位并建立求職策略,提前對行業、企業進行充分調研。攜程集團雇主品牌及校園招聘總監李俊邑分享了從業多年總結的求職心得,他建議海外留學人員在求職時要做好以下五點:一是做好求職人多、戰線長的心理準備;二是提前做好國內就業市場的調研,了解更多官方招聘渠道;三是卡準招聘時間,把握時間節點;四是揚長避短,求職過程中要充分發掘個人的學習與能力優勢;五是多了解國內的行業環境,提前了解企業產品,做足充分調研。此外,他還建議通過訓練提高面試時的表達能力和親和力。
關于繼續學業還是回國就業,曹能建議,如果處于同一時間節點,學子們可以考慮同時去嘗試,不漏掉任何機會,而后或許會發現更適合當下的選擇。知名作家、編劇六六則建議,在未來發展處于迷茫時,可以先選擇就業,在就業中尋找自己的未來。
直播過程中,中心主任丁峰介紹了海聚英才的相關政策,他表示,在服務留學人員過程中,留學人員群體所呈現出的國際化視野、解決國際事務的能力等都與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匹配度極強,中心始終關注并致力解決留學人員關心關切的問題,海聚英才平臺也由此誕生。下一步,中心將繼續深化海聚英才品牌,聯合各方資源合力助力留學人員就業,并將服務宣傳延伸到更多國家、城市,呼喚更多青年才俊“留·在上海”。
本次活動是教育部“留美學子線上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平臺”的系列講座之一,截至7月6日12時,活動在央視新聞微博觀看量達35.6萬,其他各平臺累計觀看量達398萬。
海聚英才,始終現在進行時
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海一直以來都是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的首選之地。上海產業門類齊全,從飛機制造、航天科技到電子科技、電子競技、網絡直播,為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提供了機會和平臺。前段時間,網紅主播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的消息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雖然很多人對于直播銷售員這一行業能否稱得上“人才”仍存有質疑,但某種程度上也展現了上海的包容度與開放性,再次釋放出這座城市海納百川、鼓勵創新的積極信號。
在日前發布的《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見》中,我們再次讀出了上海“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取向。在上海這座“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機遇之城,廣大留學人員必將迎來更多機會,而上海,也將繼續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深耕服務,鼓勵呵護每一位留學人才探索出他們的成功之路。
疫情終會過去,人們投身社會發展建設的熱情卻不會停滯。海聚英才,始終現在進行時。(作者顧燁系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工作部主任,金玄昊系該中心高層次人才工作部服務專員)
來源|神州學人(2020年第8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