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 通訊員 江倩倩)為紀念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5周年,上海交通大學日前攜手《科學》雜志聚焦“探索與發現”,面向全球發布新版“125個科學問題”。
“黎曼猜想是真的嗎?”“我們可以預測下一次流行病嗎?”“能量存儲的未來是怎樣的?”“我們有可能在另一個星球上長期居住嗎?”“量子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腦嗎?”“DNA可以廣泛用作信息存儲介質嗎?”“我們如何在火星上開發制造系統?”……此次發布的125個科學問題涉及數學、化學、醫學健康、生命學科、天文學、物理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神經科學、生態學、能源科學和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涵蓋范圍廣,學科領域豐富。
16年前,《科學》雜志曾于創刊125周年之際發布過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對指引其后十幾年的科學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16年過去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學突破層出不窮,許多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答,一些問題更加深入。“巨大的變化在許多科學領域發生,現在正是回顧過往和展望未來的大好時機。”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Michael Levitt在致辭時表示,“此次125個科學問題的提出,對于推動自由探索、激發全球智慧、培養青年人才、啟迪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據悉,此次125個科學問題的征集發布作為上海交大建校125周年紀念活動之一,結合國際前沿、全球共需、科學發展,聚焦前瞻重大科學問題,面向科學家、學生、社會征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也發揮資源優勢,邀請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等世界“最強大腦”共同參與,共同討論人類當前與未來面對的科學問題。
“重大科學問題的凝練是大學創新使命和能力的重要體現。學校聯合《科學》面向全球征集與發布125個科學問題,既是對既往研究成果的凝練與升華,更是未來人類發展的激勵與引領。”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指出,上海交大正在加快構建“綜合性、創新型、國際化”的新辦學格局,交大人應繼續懷著感恩溯源的情懷和淡泊高遠的志向,為推動科技進步、服務人類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