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露曼 楊莎莎 記者 陽錫葉)“黨的好政策直指基層,十八大以來,一個個美麗新農村展現在我們面前。”“國家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一定會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日前,湖南工業職院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黨課帶到了該校鄉村振興駐村點所在的湖南省龍山縣洗洛鎮青艾村,村民們圍坐在農家小院中聽這堂生動的“庭院微黨課”。振奮人心的政策、通俗易懂的語言、聊家常式的氛圍,現場不時響起開懷笑聲和熱烈掌聲。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湖南工業職院開展了“五個百”和“十百千”工程。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新修訂的黨章中遴選出100個主題詞并進行闡釋,將其作為開展系列活動的基礎性學習資料。
“五個百”工程包括講授一百堂黨課,黨委委員、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帶頭走上宣講臺,打造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教育大課堂;評選一百篇優秀心得體會,每名師生黨員撰寫1篇學習二十大精神心得體會,學校遴選出一百篇優秀心得體會;開展一百場知識競賽,所有黨支部組織初賽,黨總支部組織復賽,學校黨委開展決賽;組織一百次紅色基地教育活動,各黨支部組織黨員師生就近瞻仰參觀革命遺址遺跡、革命博物館、紀念場館等紅色基地;完成一百個創新實踐服務,廣泛征求師生急難愁盼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現實問題。“十百千”工程指的是在黨員領導干部講好“一百堂黨課”的基礎上,學校開展十次專題宣講,全體師生黨員講好一千堂微黨課。
“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園里蔚然成風,不僅學校里的教職工,學生們也非常關心國家大事。”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肖望兵介紹,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社通過集中學、自主學、研討學等方式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探索“理論社團+學生黨支部”聯合共建的理論學習模式。近期,該社成員陸續走入經濟管理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黨支部成員、分黨校學員講解黨的二十大報告主要內容,在全校學生中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目前已有500余名學生參與了學習。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給了即將返鄉創業的我極大信心,更堅定了我扎根鄉村的決心。”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社理論宣講團成員、全國黨史知識競賽500強獲得者彭升介紹,他的家鄉郴州市桂陽縣方元鎮是“瓜果名鎮”,這里物產豐富且別具特色,畢業后希望用所學專業知識,做強做優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把更多和他一樣的大學生吸引回鄉村發展,把村民留在家鄉就業,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湖南工業職院黨委書記劉建湘表示,學校將通過“五個百”“十百千”工程的實施,推動廣大師生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工作,讓師生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