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記者日前從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有效減輕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中了解到,陜西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校內提質減負和校外培訓監管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原有審批(備案)義務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4600所,已壓減4431所,壓減率96.33%。
報告指出,陜西省從限制機構數量、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廣告、培訓價格、規范培訓服務、強化預收費監管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規范了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陜西省原有審批(備案)義務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4600所,已壓減4431所,壓減率96.33%,剩余169所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納入預收費資金監管和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線上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壓減完成。現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3571所,已全部納入預收費資金監管,監管率100%。截至目前,通過現金退費、兌換課、司法程序等方式,已向約22萬名學生完成退費5.82億元。
報告指出,“雙減”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目前,隱形變異違規培訓仍存在。隨著對隱形變異培訓的不斷打擊和治理,部分隱形變異培訓形式越發隱蔽。另外,部分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存在運行不規范等問題。
下一步,陜西省將進一步落實“一號工程”“雙減”政策。1年內實現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精力負擔有效減輕,3年內取得顯著成效。強化對隱形變異違規培訓的查處力度,加大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管理。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