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天津10月23日訊(記者 徐德明)喜逢佳節又重陽,今天,天津市和平區第九幼兒園邀請和平區軍休所關工委宣講團團長孫志才、天津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美術教研室李群和周邊社區老人一同參加“愛滿重陽,孝潤童心”系列主題活動。活動中,老師們引導幼兒追溯重陽節的由來,了解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帶著幼兒一起給老人們送祝福、做長壽面,并且通過制作手工作品“甜甜的壽桃”“包糖果”等為老人們送上了一份節日的溫暖。
據了解,為進一步發揮傳統節日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契機講好中國故事、培育民族精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年8月底,天津市民族宗教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聯合下發《關于在學校開展“過好中華傳統節日”活動的通知》,決定在全市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過好中華傳統節日”活動。
《通知》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目標,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為重點,精心設計、深入開展“過好傳統節日”活動,挖掘傳統節日內涵,展現傳統節日魅力,增強節日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引導全市廣大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展現中國精神、增進文化自信。《通知》還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守正創新、廣泛參與、突出特色的原則,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文化活動、各具特色的校園文藝活動、情暖人心的公益幫扶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
此項活動啟動以來,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統戰部舉辦了“承千年精粹,展東方神韻”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部分學院還舉辦了燈謎會等活動。天津交通職業學院開展高蹺表演、猜燈謎、制作月餅等民俗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民俗魅力。天津市崇化中學以傳統節日為契機,不僅帶學生到天津文廟博物館以傳統方式參加祭孔大典,而且到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泥人張美術館等地參觀研學。河西區“紅石榴”民族團結教育中心的各成員學校則在河西區土城小學“組團”開展“過好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活動。華夏未來雙育幼兒園則通過創意繪畫、手工制作等,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傳統習俗及節日文化的美好傳說等。
天津市民族宗教委有關處室同志表示,每個傳統節日都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情感積淀和文化記憶,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的獨特情結。希望廣大學生能積極參與到節日習俗體驗之中,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