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迎來首屆本科生入讀。目前,已有3屆畢業生走出廣以校園。他們畢業后或選擇前往心儀的崗位直接就業,或在赴海外深造之后學成回國,走向各自多彩廣闊的職業道路。
畢業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與食品工程專業的他們進入多家知名企業和跨國公司,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廣以校園景色
學以致用
離開校園象牙塔、邁向工作,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節點。
“生物專業可以應聘的工作很多。從行業來看,有科技服務、生物醫藥、生物材料、生物器械等。”廣以生物專業畢業生陳卓妮表示。
同樣畢業于廣以生物專業的吳楠提到,在應聘偏商業管理的崗位時,廣以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或許是優勢。“理工科背景能夠讓我們比商科背景的畢業生對行業了解更為深入。”
畢業于廣以化工專業、現從事化工廠管道設計的蔣玉林分享道:“化工專業畢業生可以應聘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化工設計,或者可以考慮半導體、新能源方向,制藥中的有機合成,傳統的石油化工等。”
“材料專業畢業生可以嘗試半導體,能源,高分子等等崗位,就算背景并非完全吻合,工作之后開始慢慢學也完全沒問題。”畢業于廣以材料專業,現任芯片設計工程師的雷厲說。
幾位畢業生注意到,招聘者希望他們能夠在運用大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展現出更加綜合的個人能力。
學有所獲
根據廣以2021屆、2022屆就業質量報告顯示,英語能力、數理基礎、邏輯思維、團隊協作、創新能力和發現、解決問題能力是廣以畢業生自評的六大優勢,而用人單位對廣以畢業生滿意度最高的五項能力為:科學及工程思維、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抗挫力和創新能力。
走出校園,踏入職場,幾位受訪的畢業生不約而同提到,英語能力是他們在廣以收獲的最重要的能力,幫助他們勝任跨國公司的崗位或涉及國際業務的工作。
廣以課堂
除了扎實的理工科基礎,廣以所培養的溝通能力、思維能力也使畢業生受益匪淺。岑致諾分享道:“廣以的課堂提倡主動發言,還有很多上臺演講的機會,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英語能力比競爭者更加突出;廣以所賦予的理工科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在求職應聘中非常有幫助。”
難忘廣以
回看4年的學習生活,作為廣以首屆畢業生,蔣玉林見證了廣以從一磚一瓦到美麗校園的建設進程,與母校一同成長。“感謝廣以為我們提供的平臺和優渥的教學環境。非常幸運在廣以度過了寶貴的大學時光!”
吳楠在校期間曾在不同的實驗室和科研小組工作,進而發現自己是否真正適合和熱愛科研。“老師們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鼓勵和尊重,盡管最終沒有選擇學術科研道路,但這些經歷讓我收獲成長,積累經驗。”
一直以來,廣以沿用以色列理工學院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行全英文教學,為學生提供多元文化、互動創新、國際化的學習環境,確保學生在充分汲取廣泛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應對挑戰的堅實技能和創新思維。此外,廣以通過各類活動和豐富的項目,讓學生在實驗室和社會實踐中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問題,為深造和就業做好準備。
傳承勵新,追光而行。他們在各自行業中閃閃發光。(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焦小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