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周紅飛)“糧食主產區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成偉帶來了《關于培育新質生產力 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當前,糧食安全問題仍在困擾全球,影響糧食安全的各種因素猶存,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培育新質生產力是大幅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和產業韌性,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其綠色發展,確保糧食安全與食物供給的必然途徑。
為了從根本上破解主產區糧食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李成偉建議從戰略高度重構糧食產業發展新格局,他指出:“構建糧食主產區糧食產業發展新格局,必須首先從戰略理念上強調糧食產業是戰略產業和未來產業,而不僅僅是優勢主導產業。”
李成偉建議,前瞻布局未來食品產業,發展細胞培養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及食品原料,實現細胞工廠生產,減少食品工業對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的依賴,重點研發以作物為基礎的新型食品原料,比如糖類、新型生物活性物質等。
近幾年,在環保、健康、安全、效率的新型飲食理念指引下,食品3D打印的發展悄然提速。對此,李成偉建議大力支持數字食品產業發展,開發3D打印技術,跟蹤和“量化”營養素需求數據,精準“打印出”營養價值、成分、口味、質地和大小等均符合個體需求的個性化食品。
同時,他建議從高層次人才培育和流動政策方面,支持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加大院士等領軍人才引育力度,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作用,推動糧食產業迭代更新、跨越式發展;進一步優化評價體系,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推動高校青年教師面向未來食品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持續優化政策、營造環境,大力培育糧食和食品領域新生代企業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