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教材,國之大者。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體現國家意志,是事關未來的戰略工程、鑄魂育人的基礎工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要求,圍繞國家教材委員會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部署,我們設置了“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專欄,旨在宣傳教材研究和教材工作新進展,加快推進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一起來看專家的觀點——?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
孟璨 課程教材研究所課程改革實驗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員
教育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教育領域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變革,旨在將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的整合,從而促進教育效能的根本性提升。我國高度重視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教育部從2022年開始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設了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加強優質教育資源整合共享,持續推進教育數字化。
教材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基本依據,數字教材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必然產物,也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數字教材的開發建設,能夠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開放共享的優質學習資源,引領數字化環境下課程教學變革。目前,數字教材發展迅速,但仍面臨如下困境。
一、數字教材定義模糊,內涵不明
關于數字教材的定義和內涵,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的共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教材的應用和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教材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涵蓋了電子書、電子課件、在線課程等多種形式,這種多元化的呈現方式使得數字教材的定義變得更為復雜和多樣。此外,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可能對數字教材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使得數字教材的定義和內涵更加模糊,不利于數字教材的規范和有序發展。
二、數字教材缺乏統一標準
數字教材的制作和發布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導致市場上的數字教材質量參差不齊。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同數字教材之間的兼容性和互通性較差,這不僅增加了師生的使用難度,也限制了數字教材的廣泛應用。此外,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變革也給標準化帶來了挑戰。新技術、新應用、新需求不斷涌現,要求標準要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和完善。然而,標準的制定和更新往往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和各方的共識,這使得標準化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于技術的發展。
三、數字教材政策支持不足
政策支持不足是數字教材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一是教育行政部門對數字教材類產品及其內容資源價值認可度不高,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與引導。二是目前關于數字教材的政策和法規相對較少,缺乏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措施。使得教育行政部門在推廣和應用數字教材時缺乏明確的指導和依據。三是對于數字教材的質量和效果,目前缺乏完善的評估體系和標準。使得教育行政部門無法對數字教材進行準確的評價,從而難以確定其在教育領域的實際價值。
為推動數字教材健康發展,一要加強數字教材基礎研究。組織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數字教材的概念和內涵,明確數字教材的定義、特性、功能等,為數字教材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二要制定數字教材的標準與規范。建立數字教材制作和發布的統一標準,包括格式、內容、交互方式等方面,確保數字教材的質量和兼容性。三要強化政策支持與引導。制定和完善關于數字教材的政策和法規,為數字教材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支持措施。建立數字教材的質量評估和認證體系,制定評估標準和流程,對數字教材進行定期評估和認證,確保其質量和效果。同時,將評估結果作為政策支持和引導的依據,推動優質數字教材的發展和應用。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