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弘揚“教育家精神”,激勵廣大師范生樹立遠大目標,奮發向上,3月30日,揚州大學校友會、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邀請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莊惠芬為師范生開講“從新教師到‘星教師’的六項修煉”,莊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向母校學子分享了自己30余年從教生涯的寶貴經驗,讓未來的“星教師”們受益匪淺。
莊惠芬是揚州大學的優秀校友,現任常州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從教32年來,她執著于“振興鄉村教育”,探索少兒教育新路徑,提出了“站起來的兒童數學”教學主張,將星河實驗小學打造為“兒童創想城”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在創新和創造中成長。莊惠芬曾領銜多屆省、市、區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培養帶動了一大批教師成長為省特級教師、教學名師與學科帶頭人。活動當天,莊惠芬分享了自己在教育事業中的成長經驗,從自我規劃力、立體閱讀力、控班力、教學力、溝通力、反思力六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規劃“四有”好老師的成長軌跡,為在場師生們帶來了一次思想的盛宴,全方位探討了何為“教育家精神”。
“學會備課、學會上課、學會設計與批改作業、學會編制試卷、學會評課,這都是教師的必備專業技能。”莊惠芬對在座的學生們額外提出了幾點建議,要重復幾遍詳寫教案,第一遍擺進自我,第二遍廣泛涉獵,第三遍邊教邊改,最終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莊惠芬在宣講中提到了“以學生為本,以人格教育為核心”的理念,強調了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格魅力,而不僅僅是追求分數和成績。在如何去“讀懂”學生方面上,她給在座師生們提出建議,要前置溝通時間,在多方調研中“讀懂”學生;要記錄常態工作日志,在持續觀察中“讀懂”學生;要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在關鍵環節中“讀懂”學生;要角色互換體驗,在細節片段中“讀懂”學生。
如何從一名新教師成長為“星教師”?莊惠芬強調,這個過程需要新教師持之以恒地學習,學品格、學學識、學控班、學設計、學方法、學課堂、學管理。在談及新手教師如何學習時,她說:“要每天一學,專注備課、專心課堂、專心管理學生,也要每周一思,思考修改、思考得失、思考學情,更要每周一模,模仿師傅、模仿名師、創造精彩設計。”
互動環節中,一位學生代表提問道:“莊老師,當代很多新手教師在完成目標后經常會進入‘停滯’的狀態,對未來的目標開始迷茫,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內驅力?”莊老師微笑著回答道:“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但也有辦法去克服。首先,我們要找到一位優秀的導師,不斷向導師學習,向其尋求建議;其次,我們可以跟身邊同層次的朋友共同進步,結伴而行,共同解決前進路上的困難;最后,我們要有成為優秀教師的夢想,只有把教育事業當成夢想和熱愛,才會不斷前進。”
莊惠芬的報告感染了所有在場的青年學子,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學生們紛紛表示,莊老師的宣講讓他們對教育事業充滿了信心和激情,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四有”好老師的決心。“期待著更多優秀的師資力量回饋揚大,共同助力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讓我們共同為教育夢想點燃希望的火花,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莊惠芬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通訊員 童良雨)
揚州大學校友會、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為莊惠芬(右一)舉辦“校友聯絡大使”頒獎儀式
莊惠芬為揚州大學師范生舉辦《從新教師到星教師的六項修煉》主題講座
莊惠芬與母校學子分享自己三十余年從教生涯的寶貴經驗,讓未來的“星教師”們受益匪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