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鄭俊朋)“大道之行,東吳出發”。4月27日,由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和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政府聯合發起的第二屆“大學小鎮”東吳對話舉行。在去年首屆東吳對話發布“大學小鎮”鄉村振興新模式的基礎上,在鄞州區乃至全市層面進一步推廣“大學小鎮”鄉村振興模式。
“要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深、做優、做好。”寧波大學黨委書記朱達在致辭中表示,寧波大學將以“大學小鎮”模式為抓手,統籌寧波市鄉村振興研究院資源,充分發揮學校綜合學科優勢,持續探索推動區域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落地模式,力爭探索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新路徑。
淡出江湖二三十年的“小白西瓜”再次出現在寧波人民的視野中;曾經逐漸破敗和衰退的天童老街落地素齋館、漢服館等多種業態,每年吸引游客約20萬人次;一批平均年齡70多歲的音樂愛好者組成了“80天團”,受邀在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節上演出……鄞州區東吳鎮黨委書記莊琪分享了在“大學小鎮”模式助力下的發展成果。
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了成立5年來的相關成果:承擔寧波市、浙江省研發項目4項,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9項,地方政府和企業委托(招標)項目7項,到賬科研經費近1000萬元。2023年入選教育部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2024年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綜合性教育實踐體驗基地。
會上,鄞州區人民政府與寧波大學簽訂鄉村振興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與鄞州區新試點鄉鎮簽約,標志著“大學小鎮”模式覆蓋區域進一步擴大。
寧波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會上發布了建設方案,該學院將聯合農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等學科,面向鄉鎮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持續探索 “大學小鎮”辦學模式。
作為“大學小鎮”合作的重要成果,寧波大學附屬東吳實驗學校在會上掛牌成立。
在隨后開展的訪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劍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獻龍及與會的區相關部門、企業及東吳鎮村代表共話“大學小鎮”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