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加強對法交流合作 為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貢獻山大力量

發布時間:2024-05-07 作者:山東大學 來源:中國新聞發布

圖片

2016年3月11日,山東法語聯盟在山東大學圣昆侖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圖為山大學子與樂隊成員合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交流互鑒,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山東大學始終內蘊著海納百川的國際化視野和開放辦學的歷史基因,堅持育人為本,主動擔當全球責任,以包容的姿態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新格局。在對外開展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的生動實踐中,山東大學對法交流合作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本文將回溯對法教育合作始末,集中呈現山大對法教育交流的成果。

對法合作淵源頗深

建校120余年來,從山東大學堂創建之初匯聚中西大師、培養的學生最早一批走出國門,到改革開放以來堅持開放辦學,走進新時代深入實施國際化戰略,山東大學國際化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山東大學已與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全球合作網絡不斷優化。

山東大學與法國高校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1995年,山東大學與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巴黎第七大學,簡稱“巴黎七大”)簽訂國際合作協議,在生命科學、數學、漢學等領域開展師生交流和聯合科研。

1997年和2004年,法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同我國建立全面伙伴關系和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山東大學同法國高校逐漸建立起全方位的教育交流合作,吸收先進辦學理念、優秀教育資源,為助推教育強國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2002年,基于山東省與法國布列塔尼大區自1985年締結的友好省區關系,濟南市與該大區省會雷恩市結為姊妹城市,山東大學與該大區的多所高校也在學生培養、聯合科研方面展開合作。

2005年前后,山東大學與近10所法國高校正式建立校級合作關系,初步建立起對法合作網絡,法國成為山大對歐合作交流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山東大學深入踐行教育開放辦學理念,對法交流不斷加強,與法國近20所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共同探索以學者引領、學院為主體、凸顯山大優勢學科特色的平臺和項目,扎實推進全方位、深層次、實質性的對法戰略合作,數學、漢學、經濟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能力顯著增強,科研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聯合考古卓有成效

作為一所厚植齊魯文化沃土、深受儒家文化滋養的高等學府,山東大學肩負著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崇高使命,在推動中法人文交流方面做了一系列積極探索。

近年來,山東大學與法國高校在探究人類起源、改善生態環境等全人類共同關心的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校與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INRAE)立足長期合作基礎,整合機械、數學、管理等學科力量,成立中法生態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了一系列綠色環保技術,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2016年,隨著波爾多大學弗朗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的來訪,山大與波大開啟了中法考古合作的進程。弗朗西斯科被山大聘為教育部“環境與社會考古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外籍專家,其博士研究生魯可(Luc Doyon)從波大畢業后進入山大文化遺產研究院博士后流動站,也因科研成績優異被聘為山大外籍教授。2019年,兩校考古學專家組成聯合考古隊,首次啟動法國舊石器時代巖廈遺址考古發掘,為探索早期人類起源、現代人起源作出了積極貢獻。

圖片

2023年6月,山東大學考古隊與法國波爾多大學開展聯合考古,圖為兩校聯合考古隊成員合影。

三年疫情期間,在法國文化部和波大支持下,魯可教授克服諸多困難,為中法聯合考古發掘做了積極有效的準備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兩校聯合考古隊在試掘中發現了尼安德特人化石和距今5萬—2萬年的古人類石器,取得初步成果。隨即,法國政府批準了2023—2025年在法國西南部圖爾托瓦拉克(Tourtoirac)洞穴遺址的發掘,魯可教授為項目總負責人。

2023年3月,山大與波大簽署兩校合作備忘錄。在同年5月開展的發掘項目中,聯合考古隊共發掘出古人類化石、石器、動物化石和藝術品4000余件。

這次洞穴考古雖然發掘面積有限,但由于洞穴堆積十分復雜,遺物又特別密集,為了保證出土遺物時空單位的可靠性,隊員們在發掘的過程中都十分謹慎。很多時候,他們都沒有使用考古常用的發掘工具——手鏟,而是改用小的刮刀(類似于手術刀)慢慢地從膠結且遍布巖塊的洞穴堆積中提取寶貴的文化遺物。所謂“慢工出細活”,雖然幾平方米的發掘區每天下挖深度不到10厘米,但也發現了很多細小珍貴的人類遺物和化石。比如,中方考古隊員就發現了一小節古人類的指骨化石,雖然很小,卻是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大家都為此激動不已。因為尼安德特人主要生活在數萬年前的歐洲,從來沒有擴散到亞洲,對于中國考古人員來說,能夠親手發掘出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在圖爾托瓦拉克洞穴遺址,山東大學和波爾多大學聯合考古隊還舉辦了公眾日活動。除了設置各種互動體驗區外,活動還特別增加了一個“跨文化遺產交流區”。這個區域旨在展示中法兩國在考古領域的合作成果,并特別介紹了法國公眾不大了解的中國考古學的一些重要發現和著名考古學者。活動當天,魯可教授首先向觀眾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古人類和舊石器考古方面的一些重要發現。隨后,山大考古隊員展示了一系列從圖爾托瓦拉克洞穴遺址中發掘出的文物,并與中國古代文物進行了比較,讓觀眾直觀地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似和獨特之處。活動的最后,山東大學李占揚教授和魯可教授共同發表演講,強調了考古工作在理解人類共同歷史和促進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更多人關注和支持考古研究,保護好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

這次公眾日活動讓參與者深切感受到了考古學的魅力,不僅是一次科普教育的成功實踐,更是一次文化傳承和國際友誼的生動展示。

交流互鑒賡續文明

中法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清康熙年間,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白晉(Joachim Bouvet)等人來華交流中西文化,大量中國典籍西傳至法國。1860年后,我國大量文物瑰寶流失海外。后來,鄭振鐸、王重民先生等西渡歐洲,訪求遺落的珍稀漢籍,發現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圓明園四十景圖》《皇清職貢圖》等皆為圓明園皇家舊藏。

2014年,山東大學牽頭承擔“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與法國國家圖書館簽訂合作意向,漢籍回歸之路正式拉開序幕。

2016年2月,山大派員赴法國國家圖書館開展漢籍編目、回歸前期工作,法國國家圖書館派出多名工作人員協作。此工作引起法國僑界高度關注,山東大學校友會也積極響應、出謀劃策。經過八個月的努力,此項工作順利完成。

其間,山大得知法國國家圖書館還藏有一部分漢籍,是法國探險家伯希和(Paul Pelliot)在清末來華購買并帶回的敦煌研究資料。經查閱,他們發現這部分漢籍含有大量的珍稀版本,有進一步整理和研究的必要,于是向法國國家圖書館提出了重新整理的請求。而館方因為這部分漢籍沒有機讀目錄,正需要中國學者協助完成。幾經周折,2020年項目啟動,卻趕上疫情最嚴重之時,十余位在法留學生做好防護措施后,進館查閱古籍。2023年,山大多位老師先后赴法。在師生們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12月,山東大學與法國國家圖書館正式達成伯希和專藏中文古籍復制影印回歸合作意向。

借鑒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工作經驗,山東大學又陸續開展了包括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法蘭西學院、吉美博物館、里爾市立圖書館、巴黎七大圖書館、波爾多第三大學圖書館、馬薩林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在內的全世界32所高校和藏書機構的漢籍編目、整理和研究工作,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國際交流共享。

截至目前,山東大學在法古籍編目和整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1年9月,在中華書局出版《法國國家圖書館中文古籍目錄(古恒部分)》;2021年12月,在中華書局出版《歐洲地區所藏中國珍稀文獻叢刊》,收入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漢籍8部;完成編寫《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古籍目錄》等多部目錄;研究著作《法國國家圖書館漢籍研究》等將在中華書局出版。

山東大學充分發揮“文史見長”學科優勢,廣泛搭建溝通平臺,始終致力于促進民心相通。2006年,山東大學與巴黎法語聯盟總部合作建立山東法語聯盟,除開展法語語言培訓、法語水平測試等教學活動外,還不定期舉辦以推介法國語言文化為目的、面向公眾開放的文化交流活動,在促進山東法語教學和中法文化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2008年10月,由法國布列塔尼大區議會、雷恩市及周邊地區議會合作建立的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正式揭牌運行。多年來,布列塔尼孔子學院以“文化孔院”為特色,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影響廣泛的文化活動。其中,以“中國文化周”為主題的春節系列活動已成為孔院乃至整個法國西部地區的品牌文化項目,受到當地民眾的熱烈支持和歡迎。活動通過組織舞龍舞獅、美食街、展覽、講座、音樂會等多種形式,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不斷提升孔子學院和中國文化在當地的影響力。

圖片

2011年1月13日,布列塔尼孔子學院的學生正在參加“漢語—法語角”活動。

布列塔尼孔子學院法方院長白思杰(Blaise Thierrée)2018年被山東省聘為“孔子旅游大使”。六年來,白思杰不懈宣傳山東,推介濟南、青島等地的文化旅游。學生提奧(Théo Dv)在進入孔子學院前幾乎從沒接觸過中文,在孔院教師的悉心教導下,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如今他已經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2023年,在雷恩高等美術學院上學的提奧在孔院幫助下到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交流學習半年。在濟南期間,提奧不僅與工藝美院師生切磋技藝,深入交流,而且應山東廣播電視臺之邀,作為主講人錄制了《提奧的天鵝地圖》系列節目,他從黃河入海口出發,沿著天鵝的飛行軌跡溯流而上,以一場跨越中法的天鵝之約,記錄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

圖片

2010年10月,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的孩子們圍坐在中國碑刻周圍,聽老師講解碑文內容。

譜寫教育合作新篇章

通過與法國近20所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山東大學引進法國的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包括短期交流項目、學期交換項目、獎學金項目、聯合培養項目等在內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渠道,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培養富有“山大基因”、堪當民族復興重任、具備全球勝任力的時代新人。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山東大學將緊扣中法外交戰略方向,繼續發揮優勢、匯聚資源,攜手法國高等教育機構,創新教育模式,共同培養優秀人才,深入推動中法文明交流互鑒,譜寫對法交流合作新篇章,為推動中法關系發展、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學校將選派2名學生作為奧運會志愿者赴巴黎參與志愿服務工作,還將舉辦法語專業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5月,布列塔尼孔子學院與雷恩—濟南友好城市協會共同實施的“中國花園”項目將在法國雷恩揭幕。這是布列塔尼孔子學院若干年來推動完成的一項中華文化傳播和中法友好交流的重大項目。中國花園啟用后,也將成為孔子學院的一個重要活動基地,孔院計劃在園內開展茶藝、氣功、武術表演,以及舉辦音樂會等。

新征程上,山東大學將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服務教育強國建設和區域發展需要,加強與全球伙伴的交流互鑒互通,增強辦學實力、提升辦學質量,在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中展現山大應有的新作為。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freevideos精品|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