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掌聲背后的孜孜以求——記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蘭州大學代表隊

發布時間:2024-05-07 作者:尹曉軍 王文鈺 謝穎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五月的校園草木蔓發,蘭州大學榆中校區高遠樓的實驗室里,三位少年正不舍晝夜,一遍一遍計算數據,設計結構、搭建模型、試驗荷載、優中選優,為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緊張準備著。

2014年,由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武生智教授帶隊、王亞軍擔任指導教師首次組建隊伍代表學校參加“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并獲得三等獎,此后學校連年在該比賽中獲得佳績。2023年,該團隊以作品“凝力菁工”再次斬獲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二等獎,并榮獲大賽“優秀組織獎”。

“從零開始的探索與琢磨”

萬事開頭難。在參賽的最初幾年,隊員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與工藝制作經驗。

在結構設計中,桿件的制作最為基礎,也直接關系著模型的質量與荷載,只有模型質量越小,承載的荷載越重,得分才會越高。最初制作桿件時,隊員們直接用四條寬1厘米的竹皮粘接形成長方體桿件,這樣的桿件不僅竹皮本身質量重,粘接所需的大量膠水也會增加桿件的重量。

而且一旦粘接不夠牢固,稍微施壓就會破壞模型結構。在這個過程中,隊員們日復一日地制作模型與思考產生了新的靈感。“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以把薄的竹皮用刀背劃出折疊線,沿三條折疊線卷起的箱形桿件直徑就只有4毫米。”這樣的發現讓2017年參加全國賽的隊員李毅豪和隊友信心倍增。

事實上,成功的經驗很重要,但失敗的經驗更為珍貴。2018年,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辦。賽時,隊員們按照設計的預定方案進行模型制作后進行晾置,本以為萬無一失,但第二天發現受南方潮濕天氣影響,粘接桿件的膠水沒有干透,所選竹皮受潮后結構強度也發生了變化,導致模型整體穩定性較差,未能拿到名次。

參賽隊員黃鴻偉說,雖然受天氣影響沒有在國賽中拿到名次,但通過參賽,隊員們不斷學習其他團隊的成熟經驗,為后來的參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摸索之中,參賽隊員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為后來者墊下基石,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傳遞,參賽工藝越來越成熟,結構越來越穩定,模型越來越輕巧,所承荷載越來越重。

“成功源于無數次的返工重造”

讀懂賽題是擺在參賽隊員面前的第一個難題。每年賽題都會在比賽前幾個月公布,二十多頁的賽題涵蓋命題背景、模型要求、加載裝置、現場制作、待定參數等內容。“如果某一句話沒有理解透徹,就會對比賽結果造成很大影響。”王亞軍說。

在深入理解賽題要求之后,便可以根據賽題要求運用麥達斯等模型分析軟件進行結構設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按照軟件模擬的結構進行實體模型的制作,并通過荷載試驗不斷進行優化改進。“制作的模型越多,驗證的方案越多,嘗試的思路越多,結構才越近于完美。”這是王亞軍對隊員們的要求。

“有時候要給模型結構做加法,有時候又要做減法,加的是更合理的東西,減掉的是一些不重要的東西,這就需要通過一次次試驗去發現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李毅豪說,在參加省賽前,他們準備的模型有100克,這個重量對他們而言已經非常輕了。但當聽說其他參賽隊伍模型質量做到了40克,而且能夠荷載的重量遠超過他們,這讓團隊一下慌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想哪里還可以優化。直到半夜,靈感突然來了,題目中說要做一個柱體,但并沒有說用竹皮做柱體,我們或許可以用白線代替竹皮。”李毅豪用剪刀把之前用竹皮做的柱體剪下來,讓模型再次承重,發現中間的柱體對荷載的重量確實沒有影響,這就驗證了他的設想可行。

“這個發現讓我們的模型重量減了整整30克。”李毅豪說,正是在一遍遍推翻重來的過程中,隊員們對賽題的理解更深刻、對結構的認識更具體、對工藝的打磨更精細、對模型的制作也更純熟。

“船要行穩致遠,離不開舵手操控方向”

為提高學生對結構設計的興趣,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自2021年開設學校通識課《建筑美學》。在這一課程中,王亞軍將結構模型設計的相關內容穿插入授課之中,吸引了大量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

“在課堂上,我會讓同學們用紙材料、白乳膠、刷子等現場制作小框架,選課的人每次都很多。”王亞軍說,不少學生因課結緣,走進了結構設計的試驗室,并逐步參與到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校賽、省賽、國賽的層層選拔之中。

在多年的參賽過程中,王亞軍一直扮演著舵手的角色。在選拔隊員時,他會綜合考慮不同學生的優勢與特長,選拔能夠共同協作、優勢互補。“亞軍老師工程經驗比較豐富,但是他不會直接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而是啟迪和發散思維,鼓勵我們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案。”李嘉軒說。

在備賽過程中,王亞軍會定期檢查模型制作情況,與隊員們一起完成加載試驗,觀察破壞過程、找尋破壞原因,提供中肯的建議和指導。在比賽時,進行加載試驗是隊員們最緊張的一個環節。王亞軍又化身心理按摩師,給隊員們加油打氣,幫他們舒緩壓力。

在王亞軍的悉心指導下,隊員們全心投入,快速成長。“備賽乃至參賽的過程確實很辛苦,也很刻骨銘心,純粹地參與到這件事時,我們既感受著結構模型獨特的美,也會在做出成品的時候涌起強烈的成就感。”回首參賽過程,現已博士三年級的李毅豪感嘆道。(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王文鈺 謝穎)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www.午夜精品|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