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北京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綜合會診”首站走進朝陽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帶領北京教育學院、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的問診專家以及北京市教育兩委機關14個處室負責人為朝陽區教育把脈,并為朝陽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出“方子”:朝陽區要進一步用好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在國際教育、集團化辦學、特色高中建設、數智賦能教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等重點領域統籌規劃、前瞻布局、大膽探索與實踐,下好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
北京市教委提出的新型“綜合會診”模式是一種開放式、體檢式和協商式的調研方式。李奕說,在市教委與區域之間通過這一種新制度展開充分的互動研討交流,力求真正推動新質生產力和新質生產關系生成。他說,此次會診也是市教育兩委深化主題教育、從管理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工作作風的生動實踐,希望通過這樣的深度調研,讓市級政策制定、資源統籌以及行為方式與區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得以更好地匹配。
綜合會診會上,北京朝陽區教委主任肖汶介紹了近年來朝陽區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他表示,近年來,朝陽區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堅持實施“雙名工程”,目前,全區教育公平普及水平邁上新臺階,教育質量實現了躍升,人才隊伍水平不斷提升,優質資源快速聚集,實現了優質資源100%全覆蓋,社會影響力和群眾認可度明顯增強。
隨后,北京市教育兩委14個處室負責人在此前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與朝陽教育兩委負責同志現場交流,并給出建設性發展建議。來自北京教育學院、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的問診專家還聚焦人才隊伍建設、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為朝陽教育提出了建議。
李奕說,進一步加強市區聯動,就是要確保教育發展政策和教育資源匹配的一致性,要疏通教育發展鏈條上的卡點和堵點確保教育要素流動暢通,要加快形成教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并做好相關制度機制的基礎保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