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石峽村鄉親們的回信,近日,在北京高校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北京建筑大學城市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高春鳳曾帶領學生在石峽村開展調研,他說:“看到前期參與調研的村莊得到總書記的回信和認可,我和同學們備受鼓舞,也覺得工作非常有意義,深感做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責任重大?!?/p>
據悉,作為北京市屬唯一建筑類高校、北京建筑大學長期將長城保護傳承利用作為學校專業特色發展和服務社會的重點,圍繞國家及北京市長城保護與利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長城文化帶保護發展等開展研究和實踐。日前,北京建筑大學召開長城保護傳承利用專題研討會,展示了學校近20年長城研究保護系列成果。
2005年參與北京長城資源調查至今,北京建筑大學長城研究團隊承擔近1萬公里長城保護規劃、設計及維護,約占全國長城總長度的44%。其間,北京建筑大學主編了我國首部《中國長城志·建筑》,為長城保護提供了“北建大方案”。
2021年,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長城保護研究性修繕項目,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湯羽揚帶領團隊負責延慶區大莊科段長城。湯羽揚說,團隊圍繞長城本體、長城病害、長城賦存環境開展研究,以考古挖掘為開端,多學科研究為手段,數字化跟蹤記錄為保障?,F場工作時,考古、測繪、結構、材料、植物等多學科研究團隊協同推進。通過考古,團隊得以明確大莊科長城的建筑形制、工程做法,并推測出該處長城營建時間。
借助于《2023北京長城資源復核北京長城保護現狀年度普查評估(密云、延慶)》項目,北京建筑大學在國內首次啟動航拍監測技術探索建立長城殘損病害預警系統。2023年,團隊已完成密云區和延慶區352公里長城資源的航拍和數據整理分析。湯羽揚透露,團隊探索了“傳統工藝+科學技術+研究創新”的長城保護模式,通過三維建模、圖像病害標注,計算機學習訓練,達到計算機自動識別長城病害類型與程度變化,持續動態觀測長城保存狀態,構建長城監測數據庫等目標。
北京建筑大學黨委書記鄭宇說,抓好長城保護傳承利用是學校發揮自身學科優勢,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的時代使命。要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回信精神,以謀劃建設國家建筑遺產技術創新中心為契機,集中全校優勢力量,加強新時代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為新時代首都發展,為教育強國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