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10分鐘就能到實習單位,白天在企業跟崗實習,晚上回宿舍交流學習……這是益陽職業技術學院高新產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大三學生曾創的日常。近日,他告訴記者:“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準’工程師,一畢業就能轉正。”
這所學校培養“未來工程師”的秘訣何在?
縱深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是關鍵一招。2020年,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與益陽高新區管委會共建高新產業學院,根據園區發展所需,將與園區企業緊缺的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遷入,積極探索學院對接園區、專業對接產(企)業、課程對接崗位、學習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能夠為園區培養人才,園區能夠為人才培養提供場景?!备咝庐a業學院院長黃科軍表示,學校著重推進與以電子信息為主的維仕科技、信維電科、艾迪奧電子,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三一集團、偉源科技,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金博碳素等園區優質企業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引入真實生產任務到課堂,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完全對接,打通了學生高質量就業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不僅與學校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每年還會到學校招聘人才。目前,學校畢業生在員工層占比達30%。”在距離學校高新產業學院不到3分鐘車程的信維電子科技(益陽)有限公司,企業人事行政經理潘瑛向記者介紹,學校培養的學生目前已經進入企業高端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產品研發、制造等環節工作,其中最核心關鍵的工序——流延,也有來自學校的畢業生。
高新產業學院機電一體化20101班畢業生黃偉,如今已是信維電子科技(益陽)有限公司研發部的一名工程師?!暗靡嬗趯W院就建在園區里,大學期間,我在園區的維仕科技和艾迪奧都頂崗實習過,所學知識在企業得到了應用和提高,也能更快適應現代企業的工作模式?!彼嬖V記者,“我們的老師,不只來自學校,還有來自企業的技能大師?!?/p>
這座高新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得到園區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據悉,學校與益陽高新區管委會計劃在2年內新建一所高水平產業學院,以產教深度融合、科教深度融匯,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陳文靜 通訊員 王軼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