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應該這樣拿,把紙張對折剪……”近日,在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安鋪鎮茅坡小學,嶺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魏珂帶領師范生,給當地學生帶來生動有趣的剪紙課。師生深入鄉村學校,除對語文、數學等學科進行教學幫扶外,也開展剪紙課、種植課等美育、勞育課程。
粵西鄉村地區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基礎教育相對落后。近年來,嶺南師范學院本著“地方所需,高校所能”理念,發揮師范專業優勢,集聚優質人才資源。學校深化賦能粵西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成四化”筑峰工程,通過一系列“賦能蓄勢”的幫扶舉措,促進粵西鄉村教育發展,內容涵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教育信息化、課后服務優化等。
受幫扶學校在教育教學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如何對癥下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活動?嶺南師范學院按照“一校一案”原則,實施“一校一隊”負責制,為受幫扶學校“量體裁衣”,制定精準有效的幫扶方案。嶺南師院聚集高校學者、知名校長、名校骨干教師、學科教研員等,組成專家團隊,實地調研受幫扶學校的師資隊伍、課程設置、發展情況等,結合受幫扶學校的辦學實際,提供改進方案,打造特色。
組織教師校際協作教研、打造精品課程、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嶺南師范學院和廉江市河唇鎮燈草小學結對幫扶,針對燈草小學發展不足之處,開出了對癥的“藥方”。
“在嶺南師范學院的幫扶活動中,我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更有信心去教育孩子們!”在燈草小學教師陳文娟看來,相關培訓活動對教學專業能力發展很有幫助。
燈草小學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嶺南師范學院團隊重視該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利用學校心理教育資源,面向燈草小學教師開展心理教育培訓,引導他們在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應用心理學知識。同時,專家團隊深入了解該校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為學生們提供心理輔導,在燈草小學構建鄉村學校留守學生心理關愛體系。
嶺南師范學院助力受幫扶學校“五育并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在湛江市坡頭區德威中學,嶺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師生開展書法課堂,讓學生浸潤墨香之中。在坡頭區南三鎮白沙小學,學院計算機與智能教育學院捐贈計算機等物資,為學生開設信息技術課。
學院將提升教師隊伍質量作為幫扶的重點,組織受幫扶學校教師參加專業提升培訓,“走出去”拓寬教學改革的思路和視野。同時,組織邀請省市名師等送課下鄉,為受幫扶學校教師開設專題講座、示范課。當地教師在溝通交流、切磋技藝中提升專業素養。
作為一所高等師范院校,嶺南師范學院積極為粵西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人才。學校與湛江市廉江市共建教育實習基地,組織師范生到廉江市中小學實習。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教學能力,也將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帶給實習學校。此外,嶺南師范學院每年培養多位定向粵西公費師范生。學生們畢業后,加入粵西基層教師隊伍,發揮才干,助力當地基礎教育發展。
嶺南師范學院積極引導學生加入教育幫扶的隊伍中來。學校開發“云支教”平臺,招募學生志愿者,通過線上的方式,為粵西地區中小學生開展一對一幫扶。幫扶的內容包括課業提升、成長陪伴、心靈引領。
“在輔導小朋友的過程中,她把我當作朋友,和我分享喜怒哀樂,這令我感到驚喜。”嶺南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22級學生許諾寧說。她通過學校的“云支教”平臺,以志愿者的身份一對一輔導廉江市的小學生。
學生志愿者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在“云支教”平臺上,為孩子們開辦“四點半”課堂,利用孩子們的課余時間,開展健康知識、法律普及、心理輔導等課程,促使他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通過“云支教”項目,嶺南師范學院累計幫扶當地學生上千人。
嶺南師范學院還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突擊隊,鼓勵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為鄉村教育振興貢獻力量。“紅星火”學生實踐隊在廉江市良垌鎮中塘小學,開展機器人知識科普、圖形化編程、3D建模與打印技術等一系列特色課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林華婷 劉坤章 記者 劉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