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欣)“五月五,是端午。" index...">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陳星園 習欣)“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懸菖蒲。粽子香,香滿屋。”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節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武漢輕工大學舉行。中外師生親手制作粽子、艾草香包和綠豆糕,并現場體驗宋代點茶、云南咖啡等非遺項目。
“端午節是首個列入‘世界級非遺’的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等。”活動伊始,武漢輕工大學現代文旅產業學院院長郭田田簡要介紹了端午節的歷史文化背景,希望大家在活動中體驗端午民俗,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手工制作粽子的區域,師生們圍坐在一起,在資深手工藝人的悉心指導下,選用優質的糯米、粽葉,親手包裹出形狀各異的粽子。在粽葉的清香中,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們相互交流自己家鄉的端午風俗,不僅加深了對傳統節日的了解,還增進了師生情誼。
在宋代點茶體驗區,來自武漢市茶藝館行業協會的老師向師生們講解并演示了宋代的“七湯點茶法”,從“調膏”到“注湯”再到用茶筅環回擊拂,不一會兒,茶盞中就泛起了白色的沫餑,通過不斷攪動茶湯,沫餑逐漸濃稠,就可以用茶粉在沫餑上作畫了。來自印度的留學生瑞茶(Richa)在雪白的沫餑上寫下了一個“茶”字,讓清香的茶湯又多了幾分雅致。
“第一次體驗中國的端午文化,我覺得很有趣。”來自孟加拉國的留學生羅義(Roy)表示,這不僅是一次美食的享受,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體驗,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文化、讀懂中國。
據郭田田介紹,“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是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未來,現代文旅產業學院將繼續深化與非遺傳承人的合作,探索非遺與文旅產業的融合,讓非遺文化煥發新生,成為文化育人的新亮點。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