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曼潮 記者 劉盾)“安裝一套這樣的設備應該不便宜吧?”“這套系統是一群小學生發明的,不僅物美價廉,效果還非常棒!”這是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新圩小學學生阮思博和同學在舞臺上的對話。他們以情景劇的方式,生動地演示了“智能火災逃生指示系統”科創項目。
近日,2024年粵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在廣東珠海舉辦。來自廣東、澳門兩地909所學校、1828支隊伍、3579名學生現場參賽。活動設立創作類、實踐類、展示類三大類別,涵蓋數字創作、計算思維、科創智造、智能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并設有科創教育集體展示和個人發明創造展示等子類項目,為師生搭建信息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微型廣州塔被搬到展示現場、螃蟹狀攝像機貼地爬行、穿戴式手語轉換器轉譯肢體信息……“小小創客”腦洞大開,讓天馬行空的想法鮮活落地。
科技和非遺相遇會碰撞出什么火花?珠海市學生發揮奇思妙想,利用智慧屏等技術產品,搭建一個小小的劇院舞臺,傳唱經典粵劇之聲。珠海市高新區唐家小學學生則制作了二十四節氣展示儀,表達他們對日常生活和節氣變化的觀察思考。
“我之前在家看到奶奶晾臘腸很辛苦!”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外國語學校學生饒錦航說。于是,他和同學劉松銘萌發了創造自動晾曬機的想法,之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制成了一個智能立體晾曬裝置。
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們運用程序設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工具,設計出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作品。在科創智造項目中,選手們基于真實情境問題開展實踐創作,并進行路演答辯。
活動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不少家長到場在互動中加深親子關系。“隊長是靠譜的,隊員們是優秀的,結果是充滿鼓勵的。”在得知比賽結果后,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東崗小學學生家長常女士欣喜不已。
活動注重聯動高校資源,強化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育人。在上一屆增設高校師范生賽道的基礎上,本次比賽進一步擴展為高校教育類專業,考查師范生將項目成果有效轉化為教學課程的能力,助力中小學科創教師高質量培養。活動還邀請專家學者作講座分享,對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