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徐柳 劉林艷 記者 陽錫葉)“終于等到你們來了,我正盼望著得到專業技術人才的指導幫助。”湖南省洪江市大團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竇強激動地握著博士團成員的手說。
近日,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團來到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為促進當地畜禽產業健康穩態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和人才培訓。“我們放養的藏香豬雖然體格小,但肉質鮮美,肥而不膩,只要我搞養殖一天,我就一定讓老百姓吃上綠色、健康的豬肉!”竇強說。看著體型較小的藏香豬,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易金娥轉身對博士團成員說:“如何在保證其肉質的基礎上,為生豬的生產保駕護航、科技賦能是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應該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為全面了解洪江市畜牧業動物疫病防控的現狀及問題,在洪江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易益華的帶領下,該博士團一行20余人分別前往6家不同的養殖企業。
抵達洪江市大地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博士團成員發現部分雞舍處于閑置狀態,且存在積水現象。“因為前段時間的大雨損失了近一萬只雞,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大的工作量。”了解該情況后,博士團成員進行實地察看,發現養殖場地勢較低,排水速度遠不及雨水囤積的速度,且該養殖場是育雛場,采用平養模式,雞只無自主避災能力。對此,博士團對汛期動物疫病防控、災后重建及后續養殖等方面的問題,因地制宜地給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和防控措施。
“在非洲豬瘟疫情下,盡管生物安全防控落實到位,但生產效益仍大不如前,我們也正在尋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一位生豬養殖場負責人急切地詢問道。針對這一問題,湖南省畜牧獸醫學會專家及博士團專門面向洪江市養殖戶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培訓會。會上,湖南省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志良聚焦生豬養殖與生物安全防控,表示生物安全既要守好防控關卡,更要重視安全合理用藥保障動物健康,提高養殖效益。“與其在疫病發生后采取補救措施,主動監測動物疫病往往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效果。”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葛猛在非瘟背景下的豬病診斷與防控專題培訓會上強調。
“感謝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團為我們洪江市養殖業帶來的技術指導及培訓,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為養殖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易益華激動地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