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師保國等: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特征與培育

發布時間:2024-07-23 作者:師保國 單宏宇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人民教育》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深入,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要求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作用日益凸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雖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戰場”位于高等教育,但實際上其堅實的根基深植于基礎教育之中。強化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育,相當于為未來的發展種下“種子”,這是構建國家科技戰略人才隊伍的基礎工程。中小學應當珍視并保護那些展現出拔尖創新潛質的學生,同時構建一個全面、多元、開放的教育生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和探索精神。從人口規模角度而言,我國擁有龐大且潛力巨大的優秀創新人才儲備,更加需要全方位和系統性強化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特征識別與培育,以此賦能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推動我國邁入創新型國家的前列。

拔尖創新人才的“創造性”表現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首先面臨的挑戰是需要明確回答“何謂拔尖創新人才”。盡管近年來圍繞這一主題的研究與實踐成果日益豐富,但關于這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界定并未完全達成一致。梳理以往相關工作,我們認為拔尖創新人才應該是具備高水平創造性表現的人,他們擁有較高的創新素養,即良好的創新品格和創新能力。[1]

早在20世紀60年代,創造性4P模型就已提出“創造性”一詞可以解讀為多種含義,如創造性思維過程(Process)、創造性個人(Person)、創造性產品(Product)和創造性環境(Place)。[2] 其中思維過程主要涉及創新能力,個人主要指創新品格,這二者是兩種重要的個體特征。對于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未必能在短期內生成高水平的創造性產品或創設最好的外部環境,但他們一定能夠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學會思考,學會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創新能力的雛形。此外,個體早期就會展現出并且對后期創新創造極為關鍵的人格特質,如好奇心、想象力、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挫折和失敗不屈不撓的意志等,則是重要的創新品格。

關注拔尖創新人才的“創造性”表現不能拋開創新能力與創新品格,后者對于識別、發現與培育個體的創新素養具有特殊意義。中小學階段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認知、情感、個性、人際交往等方面都在迅速發展和形成,同時也是塑造創新品格的黃金時期。以好奇心、創造性想象力、堅毅等為代表的人格特質,是推動個體不斷探索、嘗試和創新的動力,能夠在創造性思維轉化為創造性產品過程中發揮“催化劑”作用,大大提升個體的創新能力水平。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創新素養,使他們將來成長為真正的拔尖創新人才,應該從很早開始就去發現、引導和培養這些品格。

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特征:創新品格的視角

“創新品格”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為什么我們要特別關注好奇心、想象力和堅毅等特征?相關研究能夠提供一些參考性答案。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者便致力于通過傳記法或訪談法揭示杰出創新者所共有的特質,以期為創造性人才的特征識別提供科學依據。如吉爾福特指出,創造性人格包括自我意識、求知欲、好奇心、廣泛的知識、理性工作態度、豐富的想象力、幽默感、卓越的意志力等;[3] 斯滕伯格等強調創造性人格包含對模糊情境的容忍性、堅韌不拔、內在動機驅動、適度冒險、認可需求和持續努力。[4] 我國學者林崇德等人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特征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通常表現出勤奮、有抱負、內在興趣、積極進取、綜合思維能力、良好的專業素質、自信、合作精神、創新思想、毅力、問題發現能力、洞察力、開放性、分析能力、獨立自主和知識廣博等特點。[5] 通過這些研究可以看出,拔尖創新人才的特征不僅包括高智力和廣博的知識,還涉及多樣的人格特質,如好奇心、獨創性、自我驅動、內在動機等,這些品格的組合為他們在各自專業領域進行創新創造提供了心理與行為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這為基礎教育領域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指明了方向。結合相關研究我們認為,在中小學階段培育具有科學家潛質和創新潛力的青少年,必須關注以好奇心和探求欲、創造性想象力、堅毅等為代表的創新品格。這些創新品格構成一棵果樹生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別代表著中小學生創造力培養中的根基、枝葉和樹干,共同促進學生創造之樹的全面發展和茁壯成長。

好奇心是個體先天就具有的傾向,是個體對于未知和新異事物作出反應的心理動力或內部動機。[6] 探求欲反映了個體對求知的需要,是個體學習的內部動機,也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充滿好奇心和探求欲的個體對探索未知世界具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提問,勇于從新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敢于創新創造。好奇心如同樹根,深深扎入土壤;在遇到新奇事物時,具有好奇心的個體會積極主動探索、提出問題,并有想要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行為傾向,正如根系不斷擴展以尋找水分和礦物質一樣。可以說,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拔尖創新人才學習、成長的基礎,提供了不斷向外探索的動力。研究表明,幼兒的好奇心整體發展基本平穩,但其各特質發展趨勢略有不同:隨著年齡增長探究主動性呈“V”形發展趨勢,探索持久性有增強趨勢,而好奇體驗有降低趨勢,且幼兒好奇心還存在男孩比女孩探究主動性強、女孩比男孩探索持久性強的性別差異;小學生的好奇心隨著年級增長發展趨勢表現為先降后升,拐點出現在3年級,即1—3年級下降,3—6年級上升。[7] 隨著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迅速發展,中學生對復雜概念和深層理解表現出更大的探求欲,他們會對“為什么”和“怎樣”這類問題更感興趣,而不僅僅停留在“是什么”;同時伴隨批判性思維的逐漸發展,初中生開始質疑周圍世界并尋求更深入的知識,包括探索自己在科學、藝術等專業領域的興趣、身份認同及未來志向。

想象力依賴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對這些信息重新加工、整合、重組,激發新的認知和見解,從而使個體能夠在腦海中獨立構想出新的概念或形象。擁有創造性想象力,能夠將好奇心種下的種子轉化為創新和創造的能量,讓學生超越現實的束縛,創造出新穎獨特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它就像果樹的枝葉形態各異,伸展向四面八方。從20世紀初開始,國內外就有學者對兒童青少年的創造性想象力進行了調研,如Kirkpatrick使用墨跡圖創造性想象測驗來自多個國家的500名小學生,研究發現小學前三個年級的兒童創造性想象力顯著高于后三個年級的兒童。[8] 李秀菊等人采用自行設計的測量工具對全國多個省份小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水平進行測量,發現小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從一到六年級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其中四年級是創造性想象力新穎性的關鍵點。[9] 楊麗珠等人發現創造性想象力在6—7歲發展最快,7—9歲發展速度放緩但仍處于發展階段,9.5歲后發展緩慢。總體上,這些研究強調了中小學階段是個體創造性想象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且表明對兒童青少年的想象力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10]

堅毅是指個體對長期目標的堅持和熱情,包括意志的堅強性、努力的持續性與目標的堅定性。[11] 對目標的堅持與熱情是創新創造最終獲得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這是因為創造性產品的生成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的限制和阻礙,新的、具有創造性的事物出現時往往易受到一些質疑和反對,此時高水平的堅毅所包含的堅強意志、持續努力和堅定目標使得個體能夠堅定自己的想法與思考。Duckworth等人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個體堅毅水平會呈現上升趨勢,這一變化可能是因為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個體逐步明確自己的興趣方向,進而持之以恒地追求。他們隨后的研究發現,教育水平對年齡與堅毅之間的關系具有調節作用。在年齡相同的情況下,教育程度的提高往往伴隨著堅毅水平的增強。這表明,教育不僅豐富了知識,也鍛煉了意志,使人們在面對挑戰時更加堅韌不拔。在創造之樹中,堅毅如同樹干般挺立,賦予孩子面對挑戰和困難時不輕言放棄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讓他們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堅持不懈,直到最終將想法變為現實。

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學校何為

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需要充分關注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品格,我們認為做好中小學生的創新品格培育工作,學校應當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雙減”政策大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課程體系,整合科技資源,讓學生在“閑暇中成長,思考中強韌”,在“跨界中啟智,實踐中激活”,在“實驗中創新,協作中創造”,為他們成長為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為我國科學研究事業貢獻力量的未來拔尖創新人才提供全面保障。

一是深化“雙減”,啟迪探索:讓學生在“閑暇中成長,思考中強韌”。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前提。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營造科學探索文化。減少過重課業負擔只是一方面,硬幣的另一面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入更多的啟發和探索,讓學生從大量重復性、低端的知識學習當中解脫出來,在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中自主探索與思考,培養出對復雜知識的渴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首先,學校要在育人目標和育人過程中明確鼓勵培育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倡“每個問題都值得探索,每個答案都引領新的問題”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不斷追求知識和真理。通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追求知識的根源,以及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挑戰和機會的成長環境。其次,將心理健康教育切實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部分,全面落實“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理念,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在教育中融入積極心態和應對挑戰的策略培養,使得學生在面對失敗和挑戰時能夠展現出堅毅的品格。堅毅教育不僅是讓學生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更是教會他們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成長與學習的機會,這種心理韌性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在未來科研和創新道路上更加從容不迫和自信自強。

二是學科融合,實踐探索:讓學生在“跨界中啟智,實踐中激活”。優化課程體系、完善科學教育是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措施。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多學科融合的學習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有效途徑,通過這一途徑學生可以接觸獲取大量新的觀念、對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解構重組、破除固有的思維定式、增加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等,從而實現在“跨界中啟智,實踐中激活”。首先,優化課程體系需要貫徹跨學科、綜合性的教育理念,突破傳統學科壁壘,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通過設計融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多學科的課程內容和項目式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探求欲和想象力,培養其跨領域的創新素養。其次,完善科學教育需要注重實踐性教學和問題導向教學。引入實驗教學、實踐活動等形式,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去探索和發現,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塑造和強化學生的創新品格,在早期激發和豐富拔尖創新人才的創造潛能。當學生面對復雜問題時,他們需要被鼓勵保持好奇心,深入探索問題的多個方面;想象力使他們能夠跳出傳統思維框架,提出創新的觀點和方法;堅毅則幫助他們在遇到挑戰時保持動力,不斷追求問題的最終解決。再次,堅持深化教師隊伍改革是落實課程體系優化的關鍵環節??梢酝ㄟ^開展關于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主題教研和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使其適應新時代教育需求,認識到好奇心等創新品格的重要性,并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實踐。

三是科技整合,平臺創新:讓學生在“實驗中創新,協作中創造”。首先,應充分重視當代數字信息技術在學校中的應用,通過引入虛擬現實實驗室、智慧教育平臺等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學生在校內外進行跨時空、跨平臺的合作、交流與學習。新技術支持下的互動合作學習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求欲和想象力,又能促進其自主學習和持續探究行為。其次,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興起為教育提供了更具創造力的學習環境,智能生成視頻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應用這些技術開展教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想象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創建虛擬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科技整合與平臺創新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還能夠培養他們在未來社會中所需要的適應能力和創新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學校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場所,但是家庭也至關重要。家長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在培育孩子創新品格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示范和日常互動是點燃孩子求知欲的原初火種,同時也是塑造孩子堅毅性格的基石。在家庭中倡導科學探索的精神,鼓勵孩子探究問題、大膽想象、勇于創新,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情感支持,這是家長在培養孩子創新品格方面不可推卸的重要職責??傮w而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健全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需要學校、學生、家長和教師等多方共同努力。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2071080)和北京市教委社科計劃重點項目(SZ202210028016)階段性成果

注釋:

[1] 師保國,劉霞,余發碧.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創新素養內涵及其落實[J]. 課程·教材·教法,20172):5560.

[2][6] SawyerR.K.Henriksen,D. Explaining creativityThe science of human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4.

[3] Guildford,J. P.Creative talentsTheir nature,uses and development[M]. New YorkBearly Limited1986.

[4] KaufmanJ.C.,SternbergR. J.Creativity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1.

[5] 林崇德. 創造性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7] 胡克祖. 3~6歲幼兒好奇心結構、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2005.

[8] KirkpatrickE.A.Individual tests of school childre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00,73):274-280.

[9] 李秀菊,王麗慧,陳玲. 小學生創造性想象力的發展趨勢研究[J]. 科普研究,20146):510.

[10] 楊麗珠,馬振,張金榮等. 6-12歲兒童人格發展的群組序列追蹤研究[J]. 心理科學,2016,395):1123.

[11] Duckworth,A. L.Peterson,C.,MatthewsM. D.,Kelly,D. R.Grit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6):1087-1101.

(作者師保國系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學習與認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授;單宏宇系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4年第12期,原標題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特征與培育:創新品格的視角》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社区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黄|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99re6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6国产精品|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