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練三伏,深耕不輟,這個暑假,河北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傳媒藝術系的老師們有點忙。
7月29日早上5點剛過,傳媒藝術系副主任趙國祥就匆匆來到學校,他要給即將開拔的學生做動員。由該校和保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策劃的《英烈故事 數智重現》大型紀錄片正在緊張拍攝中。作為“英烈故事?數智重現”實踐團團長,也是光影助農小分隊主要負責人,趙國祥對自己的學生們說:“這不僅是一次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之旅,更是一個提升專業素養的好機會。”
一個暑假,在趙國祥等7名指導教師帶領下,26名學生足跡遍及保定周邊12個縣(市、區)的紅色景點、烈士陵園、紅色故事發生地,累計行程3000公里,拍攝的視頻資料超過2000G。
近年來,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將黃大年崇高精神實質和教師隊伍建設深度融合,依托于本校農林畜牧、影視傳媒等學科優勢,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保定市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2023年9月,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新農人服務”教師團隊被授予“河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通過把課堂搬到“紅色故事發生地”“田間地頭”,該團隊開創了“三優三全”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即“優化理想與信念教育”“優化勞動與職業教育”“優化審美與實踐教育”“教師學生全員參與”“專業實習全過程”“生活學習全方位”。截至目前,團隊創建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河北省科技成果獎3項,河北省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河北省精品課程5門。
團隊師生還緊緊圍繞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大力推廣實用技術。截至目前,該校在保定市10個縣(市、區)建立了科技服務駐點。在生產的關鍵環節,師生團隊走進溫室大棚、深入田間地頭及養殖基地,進行精準技術指導,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提升他們的生產技術水平。
多年來,該校已建成了“河北省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互聯網+鄉村振興”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河北省防治動物球蟲病中獸藥技術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及創新中心。并依托這些省級重點平臺開展技術研發,已申報新獸藥、對比藥5項,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完成省級技術工程2項、完成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以上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0多篇。
“服務農業生產一線是‘新農人服務’教師團隊工作之一,育人更是團隊非常重要的職能。平均每年有100多天,‘新農人服務’教師團隊都會帶領學生駐扎農村,在鄉野田疇做科研、學本領、干農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愛農情懷得以厚植,興農本領得以練就。”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新農人服務”教師團隊負責人李存說。
在榜樣示范引領下,“新農人服務”團隊教師堅持立德樹人作示范,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做希望田野上的逐夢人。學校先后榮獲“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校”“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優秀班集體”等榮譽,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人被評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被評為河北省師德標兵,1人被評為河北省師德模范。
“心有大我爭做‘大先生’,至誠報國再啟新征程。”保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海波表示,團隊能獲此殊榮,是學校長期堅持立德樹人的結果,是全體教師愛崗敬業的縮影。學校將持續發力,用身邊人來鼓舞身邊人,努力打造更多“大先生”,培養更多時代新人。(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沈素敏 劉霞)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