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謝鈺然 記者 劉盾)近日,“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專題座談會在廣東開放大學和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舉行。此次活動由廣東開放大學省級社科研究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名人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主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座談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校長邢鋒說,當今科學發展日益呈現出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特色。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是知識探索和科學發現的必然要求,也為高校培養復合型高素質人才指明了方向。
“人不僅需要通過科技教育掌握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更需要通過人文教育來提升對自然和社會的價值思維以及對人生意義的追求。”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指出,科技教育授人以器,人文教育授人以道,兩者必須有機協同,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幸小濤、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戴青云分別致辭。他們表示,高校是育人基地,要積極推動以數字化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當前教育體系需要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應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注重人類、自然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名人與大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羅海鷗表示,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是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這種協同不僅涉及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的培養,還包括思維、社會責任感等塑造,應著重培養具備科技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