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資源匱乏、閱讀氛圍不濃、缺乏有效的指導……鄉村閱讀在鄉村振興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任,但目前仍面臨著一些困境。那么,鄉村閱讀當從何處破局呢?近日,在湖南省醴陵市舉辦的第九屆領讀者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及閱讀推廣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鄉村閱讀的破局之道。
鄉村振興更需要精神的富有
“鄉村振興不僅需要經濟的富裕,更需要精神的富有。鄉村閱讀作為文化和精神軟實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全國政協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潘碧靈說道。
潘碧靈認為,通過閱讀,鄉村居民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世界,了解更多的科技、文化、法律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同時,閱讀也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推廣閱讀可以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鄉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比如,近年來醴陵就大力在鄉村推廣閱讀,頗具特色的“最美村小”蓬勃發展,“小書屋”“小講堂”“小廣場”作為“門前三小”點亮了當地鄉村的文化生活。
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孔令燕則從教育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闡述了閱讀對鄉村孩子的深遠影響。她認為,通過閱讀,鄉村孩子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多元的文化、先進的科技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偉大的靈魂對話,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開闊視野、激發夢想、樹立遠大志向。
專業人士指導是破局關鍵
鄉村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那么要如何引發人們的閱讀興趣,如何讓人們持續有效地閱讀,如何用書中的知識改變生活呢?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基礎教育》總編輯,中國教育報刊社原黨委書記、社長翟博認為,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他建議選出鄉村本地的領讀者,鼓勵閱讀機構和閱讀志愿者攜手培養鄉村閱讀推廣人。“通過領讀者和閱讀推廣人的帶動,逐步培養起一批又一批的鄉村領讀者,形成閱讀推廣的良性循環。”
北京市大興區的“鄉村書吧”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大學教授劉俊杰退休后,將自己的老宅改造成書吧,不僅家中的3萬多本書免費為村民開放,還定期舉辦讀書會、講座、輔導班等活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讀者到書吧讀書,成為鄉村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全民閱讀標準建設工程”咨詢專家、新閱讀研究所所長李西西表示,鄉村領讀者應該是一群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人,更應該是樂于把閱讀方法、方式、技巧傳播給更多人的領讀者。
在領讀者大會上,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學者、中國出版協會全民閱讀工作委員會專家指導組副主任童喜喜宣布首屆“鄉村領讀者”推選啟動。“我們希望能培優一批鄉村領讀者,從而把更強大的力量盡快注入到鄉村閱讀之中。”
鄉村兒童閱讀是重要突破口
鄉村學校是鄉村文化的基石,而鄉村文化的根基則是鄉村教育的發展。推廣鄉村閱讀,特別是鄉村兒童閱讀,成為推動鄉村教育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據2022年鄉村小學閱讀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鄉村小學生閱讀主要存在圖書閱讀數量相對較低、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校園閱讀教育服務能力有待增強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多地學校開始積極探索解決之道。
醴陵市深耕新閱讀,從打造一間書香彌漫的教室開始,用心營造最美閱讀空間。同時,醴陵還打造了“六個一”閱讀教育管理模式,即每校一個閱讀方案、每周一節師生共讀、每生一本閱讀筆記、每期一個讀書沙龍、每天一次經典誦讀、每年一次綜合考評。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天義第四小學則實施新教育階梯閱讀,形成“晨誦、午讀、暮省”的校園閱讀方式,通過每天固定的閱讀時間,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需要針對鄉村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和鄉村教育數字化程度,設計分層次和分階段的數字化閱讀能力培養計劃。”“科學閱讀是小學生學科學的重要途徑之一,鄉村兒童閱讀要重視科學閱讀。”……同時,專家們也紛紛強調,鄉村兒童閱讀需要打破傳統模式,緊跟時代步伐,引導孩子們善讀書、讀好書。(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余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