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阿妮爾)日前,江蘇省教育廳主辦,南京大學承辦的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推進會暨新時代卓越工程師培養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旨在有效提升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水平,將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作為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的新起點,進一步發揮部省共建、校企共建優勢,系統設計、全面探索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
卓越工程師培養涉及理論教育、實習實踐、科研攻關、產品設計等方面,離不開高校、企業、政府、科研院所等多方配合。江蘇省注重打破工科人才培養“學科化、院系制”傳統模式,通過全鏈條的產教融合,提升工程碩博士多學科交叉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服務產業發展和技術迭代升級。據介紹,江蘇近年來聚焦產教融合核心任務,持續深化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目前,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所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單位。
“學校將持續推進工程教育與產業實踐深度融合,努力做實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共同體,形成工程碩博士有組織聯合培養新范式,寫好‘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大文章。”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說。學校聚焦節能環保、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4個領域培養卓越工程師,與相關企業開展密切合作,為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納米新材料、晶硅光伏等多個產業領域輸送理論實操兼備的高水平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多元協同研究生產學研融合特色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探索“需求牽引,多主體協同”新時代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我們組建了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發、中國商飛等20家央企集團組成的理事會,依托各類國家級平臺建設11個工程師技術中心,為學科協同、跨界融合搭建平臺。”南航大副校長、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院長施大寧說。
據介紹,江蘇開展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選聘,實現工程師培養和企業發展“雙贏”,目前已累計遴選超過2400人次。各高校還與大院名企探索設立聯合培養特區或專項計劃,累計聯合培養研究生超過4000人,校企聯合建設130個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和200門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各高校注重把好卓越工程師學院的“入口關”“選人關”和“評價關”,力求真正把有潛力、有意愿的“好苗子”選出來,并根據工程技術人才的職業特點和發展需求優化完善新的評價標準,注重獨立解決專業領域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探索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江蘇統籌推進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遴選認定15家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在全國率先開展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選聘,校企聯合建設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和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積極探索工程師培養與區域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新路徑,產教融合成果豐碩。”省教育廳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江涌說,江蘇高校將深刻把握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重大戰略意義,堅持產教“雙向奔赴”,強化貫通培養,建好平臺載體,全面深化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