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1月5日,《2024年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中國報告》(以下簡稱《中國報告》)在北京發布。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馬丁·泰勒(Martin Taylor)、國家疾控局衛生與免疫規劃司副司長李筱翠、《柳葉刀》雜志亞洲高級執行主編王輝(Helena Wang)、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辦公室首席代表鄭志杰,“柳葉刀倒計時”項目全球共同主席、香港大學副校長宮鵬出席活動并致辭。發布會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聯合主席羅勇主持。
《中國報告》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領銜撰寫,來自國內外28家機構的77位專家共同完成。報告在系統追蹤各省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現狀的基礎上,新增了復合暴露、醫療系統碳排放等指標以及部分指標的未來預測。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中國主要健康風險之一,應對需要減緩和適應并重,亟需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加強跨部門合作和強化精細健康氣象服務。報告強調,自2020年首部《中國報告》發布以來,中國逐漸“聚沙成塔”,形成了以《國家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方案(2024—2030年)》和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為核心的應對措施體系,部分城市已總結出一些先進實踐經驗,為中國在COP28以后形成開啟低碳健康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高峰論壇環節,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陳德亮分享題為“看不見的威脅:氣候變暖對健康的影響”的主旨演講、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副會長孫健發表“氣象服務健康生活,我們在行動”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建平以“極端天氣的健康效益”為題發表了演講。此外,發布會還邀請到天津市環境氣象中心主任韓素芹、飛利浦大中華區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與ESG負責人劉可心、中國氣象局首席研究員柳艷香和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主持人張泰源共同就“促進產—學—研創新融合,合力應對氣候健康危機”話題展開精彩對話。
羅勇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清華大學地學系將一如既往地搭建好氣候與健康的多學科交叉平臺,做好決策者、媒體、公眾和業界之間的溝通橋梁,與兄弟單位一起在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提供決策支撐及公眾科普宣傳等方面持續發力,共創健康與可持續的未來。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