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林冰瑩 記者 余闖)近日,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教育局組織召開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聯盟第一次會議,授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科技館、青海藏文化博物館、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等15家單位為城西區“學校思政教育共享陣地”,并發布全面推進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倡議書。
“此次會議為城西區思政教育共享陣地建設明確了方向,各方將攜手共進,把課堂延伸至場館,將分散的社會資源聯動開發,搭建起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思政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城西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朱小娟說。
今年10月18日,城西區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聯盟成立,由城西區委區政府、城西區教育局、共青團城西區委、各思政教育實踐基地以及轄區內各社區等單位組成。聯盟的成立旨在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推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效銜接,實現轄區內思政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共育,拓展思政育人新格局。聯盟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課程貫通、教學融通、組織溝通、信息互通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教育教學資源互聯互通、經驗方法互學互鑒。
聯盟還鼓勵城西區區屬各學校采取“1+1”或“1+N”模式進行館校合作協同育人,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式活動中接受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如青海省自然教育協會以各校科學學科工作坊為載體,結合各校特色開展小水滴生態學苑、河湟生態文化、生態研學等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思政教育體驗。
朱小娟表示,未來將持續拓展思政教育共享陣地的廣度與深度。建立健全評價激勵機制,鼓勵各參與主體積極貢獻與創新,保障共享陣地可持續發展,使其成為培育時代新人的堅固堡壘。
近年來,城西區不斷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依托“1+2+N”思政育人模式,打造“七彩”思政課堂;打造“一校一策”課后服務課程,推動剪紙、皮影、花兒、武術等民俗非遺項目進校園;共建沉浸式、交互式思政教育實踐基地、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研學實踐精品路線等。通過讓學生“走出去”學、讓優秀社會人才“進課堂”教的學教互動模式,暢通從“中樞”到“末梢”層層聯動路徑,著力培養“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