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孫學朋 侯玥瑩)11月23至24日,2024(第三屆)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山東威海舉辦。會議以“賦能鄉村振興:農業新質生產力與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由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聯盟(鄉村振興職業教育集團)、全國鄉村振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主辦。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會長、教育部人事司原一級巡視員張總明表示,要構建多元化合作平臺,強化服務鄉村振興綜合能力。要深化成員院校與企業、農業合作社、政府部門等多元主體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新模式。要激發青年潛能,引導新時代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結合“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項目,深入挖掘優秀案例,展示學校在引導青年學生服務基層、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就業的成功做法。要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鄉村振興人才質量。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結合當地資源和產業特色,打造集教學實訓、創新創業孵化、技術研發等功能的一體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實踐和學習機會。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原總工程師、研究員劉桂才表示,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智慧農業是重要支撐,產教融合至關重要。智慧農業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產教融合可形成協同發展機制,但當前智慧農業人才培養面臨諸多挑戰,如人才供需不匹配、跨學科資源平臺缺乏、師資不足等。他提出,應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強化師資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推動智慧農業產教融合,為鄉村振興培養人才。
專家報告環節,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原二級巡視員劉杰以“職業教育的歷史沿革與時代使命”為主題作報告,深入剖析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脈絡、現狀、機遇,并提出相關建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副主任鄔躍表示,農村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為優化農村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需完善政策設計、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并明確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培養目標。華中農業大學社會服務處處長魏鵬介紹了該校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做法,就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四位一體”工作體系作了經驗分享。
會議期間,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于波,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李忠祥,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佑鎂,南陽農業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西川,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徐舒揚等11位來自院校、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作經驗交流報告。
會議由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等共同承辦,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職業技術學會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支持,來自全國本科高校、職業院校、技師(工)院校、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代表150余人現場參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